24H直播

下一波司改重點:量刑準則 啟動監獄行刑法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去年8月司法改革總結會議提出12大改革方向;事隔半年,司法院和法務部今天提出進度報告,並預告下一波司改項目,包括研擬量刑準則和啟動監獄行刑法修法。不過,司改團體對司法改革打了不及格分數,認為依舊讓人民很無感。 今年南、北各法院,展開多次摸擬法庭,讓國民法官加入司法審判,司法院將完成人民參與審判制度草案,視為推動司改半年來的重要進度。 司法院長許宗力提到國民參與審判時表示:「讓國民多元的經驗、觀念跟價值,可以跟法官的專業跟法律知識匯合,做成案件判決。就是讓法官能夠接地氣。」 去年8月,司改國是會議總結會議提出12項改革方向,司法院已陸續完成勞動事件法草案、終審法院大法庭的修正草案、規劃「金字塔型」訴訟及法院組織。法務部則針對獄政人權,推動一受刑人一床位目標。不過,目前監所受刑人超過6萬,床位配置為56.45%,仍舊不足。 法務部長邱太三表示,「很多監所是30年前所興建的。整個空間跟高度都沒有辦法來實施一人一床。所以我們必須興建三所新的監所,來先做調整。」 未來司法院和法務部分別再推動研擬量刑準則,改善判刑不一的長久問題,以及啟動監獄行刑法和羈押法等修法。 面對人民對司法不信任,法務部和司法院分別端出司改大菜來回應。看在司改團體眼裡卻是不及格,批評官方只會增修法律制度,卻忽略人民最直接的需求。 民間司改會董事長林永頌說,「大部頭法律固然重要,但是有一些不用修法就可以做的事情,你是可以進行的。你要讓人民覺得小小改革不要忽視,這也很重要。但是看不出來、也沒有感受到。」 司改會表示,包括偵查不公開的落實,遲遲沒有具體作為,以及司法院執意推動參審制、刻意忽視陪審制的可行性,只怕司法機關自認為的司改,離人民的期望仍有一段距離。 蔡慧玲、邱福財 台北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