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科共備課 國中小學上課模式變革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傳統的國中小學課表,每個科目都是分開上課,但未來這樣的模式將有所改變。教育部發布國中小學實施跨領域、未來不同科目的老師,可以相互結合討論,共同上一門課, 自己寫程式、控制感應器,讓LED燈泡顯示各種圖樣,,南湖國小高年級學生,都會學寫程式,但不只電腦課變好玩,學校的自然課也有很不一樣的安排。 ==台北市南湖國小學生 林同學== 學校就會給我們兩堂課的時間 去學習天文課的知識 看一下那個衛星 然後(自然老師級任老師)跟我們 簡介那個羅賽塔 做一個實體的小小的羅賽塔模型 ==新北市永定國小學生 黃同學== 現在學校都是單一課程 (各科)一次上一課 如果是兩個(科目)結合在一起的話 速度會比較快 然後學習效果更好(有趣) 不同領域的老師共同教學,打破各科目分開上課的傳統模式,這讓還沒有體驗過的學生也非常期待。未來這種協同教學比例,可望提升。因應12年國教課綱明年上路,教育部發布跨領域、跨科目的協同教學參考原則,希望學校有更多嘗試。 ==台北市南湖國小校長 蕭福生== 校本的課程裡面 它可能就是跨領域的教學部分 將來在師資培育的時候 也要在師範院校或者是 這樣的一個研習的部分 多開有關於這樣的一個 跨領域的研習課程 ==新北市永定國小教師 張宴慈== 事前的備課時間 真的會比較長 但是 其實你要讓學生 有更好的學習品質 協同教學 是可以結合各個老師不同的專長 現階段已經有學校進行「協同教學」,但不夠普及,因為老師必須花費更多時間、心力備課、討論,而且鐘點費和節數怎麼算,也是問題。 ==教育部國教署 組長 武曉霞== 都可以算我們兩個的節數 那(一節課)最多採計兩節 所以我們兩個 應該就是一人算一節 所以我本來(每週)要上16節課 這個就佔我的1/16 國中小教師,不同科目,每週有不同的授課節數規範,教育部研擬統一調整到16節。至於鐘點費,學校可從原先控管的專任員額經費,或報請地方政府來協助。 記者 曹晏郡 沈志明 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