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長照2.0以來,照顧人力始終不足。有學者建議參考北歐或日本經驗,設置國家級長照證照考試制度。唯有專業分級,讓不同人才、對應不同需求和薪資,讓照服員看到長照職業發展 在丹麥的養護機構,照顧服務員負責照顧失能或失智的長者,每周工時37小時,而在鄰近的日本,最基層的"訪問照護員",每週工時也只有40小時,月薪台幣約5、6萬元,反觀台灣的照服員,每月工時上限為220小時,平均每週工作55小時,月薪大約2、3萬元,有學者認為,台灣長照推不動,除了低薪、高工時之外,缺乏國家級長照證照考試制度,才是最關鍵的問題。 ==台北護理健康大學長照系副教授 張宏哲== 國家級考試有進階制度 機構本身 服務機構本身 也有它的進階制度 所以你不會進入一個 服務員的職位 然後你就可能卡在那裡 學者表示,以日本長照政策為例,他們是將長照服務訓練,定位在專業的技職教育,而且有國家級的專業分級考試,雖然台灣現有40多所大學、設有長照相關科系,但培訓方式不同,而且普遍社會大眾對照服員的刻板印象,還停留在早期看護或外傭,導致年輕人不願意投入。 ==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 涂心寧== 薪資不會是絕對因素 只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那我們其他的因素 就包括剛剛講的職涯發展 包括這個工作 所產生的專業的成就感 專家建議政府,應規劃更細密的專業分級,讓不同人才、對應不同需求和薪資,讓照服員看到這個行業的職涯發展,才能吸引更多人才投入、解決人力不足問題。 記者 賴淑敏 莊志成 台北報導
解決照服人力 專家籲建立專業分級制度
發布時間:
最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