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五號 中國太空計畫展成果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神舟五號如果發射成功,會是中國將近50年來太空科技發展的一大成果,西方媒體認為,中國積極上太空,除了炫耀和自豪,背後還有更大的企圖。
對中國來說,神舟五號載人太空船升空,是幾十年的太空計畫,重要的成果驗收時刻。中國的航太事業從1950年代後期開始,1964年,中國成功將載有小白鼠的火箭送上太空,向太空探測邁出第一步。四年後,中國就開始進行太空人相關訓練和研究。1970年,中國成功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成為全球第五個發射衛星的國家。1985年中國開始投入國際運載火箭商業市場,五年後,長征三號火箭,成功發射美國研製的衛星亞洲一號。1992年,中國宣布重新啟動載人太空船計畫,從1999年起,先後四次發射無人太空船,然後就宣布要進行首次載人太空飛行。中國的太空計畫,每年耗資20億美元。外界認為,中國對內要激發民族自尊,對外則是要藉此展現太空科技能力,能和美俄抗衡。(太空相關活動是中國抗衡美國強權-和影響力的一項神奇子彈)華盛頓美國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專家則擔心,神舟五號發射成功,將會大大提升中國在這個領域的知名度,讓更多資金願意投入中國的航太部門,但由於中國的太空計畫是由軍方掌管,這樣一來難免也同時幫中國提升軍備能力,過去美國政府一再強制美國公司不得利用中國火箭發射衛星,就是擔心軍民兩用的技術遭到轉移。專家認為,神舟五號成功升空後,美國的管制措施勢必會再加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