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日本科技目標 培養30位諾貝爾得主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許多國家會以獲得諾貝爾獎得的成果多寡,做為一國在科技力量上的指標,歷經泡沫經濟崩潰的日本,從2001年開始投資6600億台幣全力提振科技發展,更誓言要在50年內培育30位諾貝爾獎得主,這樣的目標與政策,值得我們參考。 2001年,就在日本第二期科學計畫訂下了要在50年內,培養30位諾貝爾得主的目標訂定後,科學家野依良治榮獲諾貝爾化學獎,之後又陸續有兩位科學家獲得諾貝爾桂冠,歷經泡沬經濟後的日本,體認科技是國家唯一的活路,投資6600億台幣,全力提振日本在資訊、生物科技、環保和奈米技術的應用,要全力打造2050年科技新日本。反觀台灣雖然有綠色矽島、二兆雙星、以及最近的大溫暖等投資計畫,但學者卻不看好。 ] 國科會主委陳建仁也以人口和台灣相差不多的澳洲為例,以醫學、和生物學為主力發展的澳洲,短短幾年內,就培養出了12個諾貝爾得主。 ] 陳建仁坦言,台灣每年都有科技白皮書,但卻對未來科技願景著墨不多,如果能夠集中資源,打破學術權威、以更彈性的薪資制度來留住人才,他相信以台灣經濟和科技實力,未來出現5、6位諾貝爾獎得主應該也不是夢。記者陳姝君張梓嘉台北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