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第一大國蘇丹 種族滅絕危機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非洲目前有53個國家,超過全世界國家總數的四分之一。但是非洲的生產總值,卻只佔了全球經濟的1%。貿易額只佔2%。撒哈拉以南的24個國家,有三億人,一天賺不到美金一塊錢。這個區域不僅是全球最貧窮,饑荒最嚴重的地區,還飽受愛滋病的威脅。脫離殖民統治四十多年的非洲,進步相當緩慢。這幾年非洲第一大國蘇丹,還重演1994年盧安達的種族滅絕悲劇,國際社會的消極反應,也間接成了幫兇。
蘇丹是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不過從1956年脫離英國統治以來,就不斷因為區域,種族,和宗教的差異,爆發內戰。新一波的衝突,出現在西部的達夫地區。當地以務農為生的非洲黑人,和依賴游牧為生的阿拉伯人,長期以來因為爭奪土地資源,產生嫌隙。加上蘇丹中央政府,在政策上明顯,歧視黑人,偏袒阿拉伯人,導致達夫興起兩個黑人反抗軍組織。一個是蘇丹解放運動,另一個是正義與平等運動。蘇丹政府雖然沒有派出軍隊進行鎮壓。但卻在暗中支持阿拉伯民兵,放任他們在達夫地區進行種族屠殺。從2003年3月開始,阿拉伯民兵,在達夫地區,燒殺擄掠。造成二十萬的黑人喪生。兩百萬人逃往鄰國查德避難。(這些人聽命於西部的指揮中心-以及喀土木當局)雖然達夫出現類似1994年盧安達的種族滅絕悲劇,以及引發跨國的難民問題,不過包括聯合國,美國和前殖民宗主國英國,都沒有即時強力地介入。導致當地所面臨的人道危機,至今無法有效改善。國際特赦組織,因此在發表今年度的人權報告時,痛批蘇丹政府,以及袖手旁觀的國際社會。(蘇丹政府"背叛"了自己人民的權益。聯合國也因為做得太少又太晚,而背叛了他們(達夫人民)。達夫人民也成了中國石油利益和俄羅斯軍售利益的祭品。美國離棄國際戰犯法庭,同樣造成達夫人民受害。)威脅非洲發展的除了戰亂,還有疾病。全球三分之二的愛滋病患,大約2580萬人,居住在撒哈拉以南的24個非洲國家。根據聯合國的報告,從1990年到2001年的期間,這24個國家,一天花費不到一塊美元的極度貧窮人口,從兩億兩千七百萬人,增加為三億一千三百萬,暴增了8600萬人。十年來,當地人每天的平均收入不但沒有增加,還從原來的62美分,降到60塊美分。只有新台幣18塊左右。許多非洲國家的經濟,甚至比起40年前殖民統治的時代,還來的糟糕。非洲目前只佔世界經濟生產的1%,世界貿易的2%。基本建設欠缺,全非洲只有一千萬條電話線,一半是在南非。大部分非洲人都沒有接觸過網際網路。4/5的家庭沒有電。2/3的家庭沒有飲用水。3/4缺乏衛生設施。非洲人口沒有被充分利用,特別是婦女。非洲婦女接受教育時間,40多年來只成長了1.2%。非洲還是世界上債務最嚴重和最需要援助的地方,國內生產總值的17%都用來償還貸款。全球最富有的八大工業國,終於在今年拿出實際行動,,決定打消貧窮國家積欠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以及非洲開發銀行的所有債務,許多非洲國家,因此受惠,這筆債務的總額,高達400億美金,折合台幣超過1兆2000億。(非洲和世界上其他共38個國家領袖,以後再也不用煩惱是要將錢花在促進人民福祉,還是用來償還前任政府留下天文數字般的債務)全球八大城市並同步舉辦Live8「讓貧窮成為歷史」的活動,希望喚起世人共同關注非洲的貧窮問題。不過對於非洲人民來說,國際社會的種種動作,對他們的實質效益並不大。(我覺得富國直接來投資-比給我們錢更好因為那些錢-只會跑到官員的口袋人民永遠分不到)以開發中國家持續發展做為政策研究主題的國際環境發展研究中心則指出,非洲國家發展最大的阻礙是權力赤字,在中央集權嚴重的非洲,資源全被中央政府壟斷,根本到不了地方和基層百姓。只有非洲政府能夠建立起責任政治,掃除貪污,否則再多的金援,恐怕也只是落入獨裁者的口袋,餓著肚皮的人民還是持續在受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