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環保艦隊

  • 環團撿漂流木做海龜裝置藝術 盼喚起民眾重視海洋環境

    |地方

    宜蘭台灣地理永續協會的志工,用撿到的水流材,做出5隻海龜的裝置藝術,希望讓民眾可以重視海洋環境。

  • 淨海聯盟守護海洋 花蓮漁船與潛水員助打撈15噸垃圾

    |環境

    為了推動海洋保育工作,海保署近年在民間成立一個叫做「淨海聯盟」的組織,委請漁船或潛水員清理包括漁網、寶特瓶等海洋廢棄物,花蓮海域今(2022)年就清理了15公噸。

  • 花蓮石梯坪海域清海洋廢棄物 清出1.6萬公斤垃圾

    |地方

    為了改善海洋廢棄物汙染問題,花蓮縣環保局從今年9月份開始委託民間NGO組織,在石梯坪海域進行海底清除垃圾活動,包括岸上竟然清出1.6萬公斤的垃圾。

  • 近來多起漁船大火 桃園今辦漁船火災演練

    |

    屏東鹽埔漁港今年6月發生5艘漁船大火後,9月又發生2艘漁船火警;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卻造成海洋汙染。桃園市今天在竹圍漁港,舉辦大規模漁船火災引發油汙染緊急應變演練,場面逼真。 竹圍漁港一艘漁船突然起火,現場濃煙密佈,20噸柴油因為火燒船外洩。桃園市23日在竹圍漁港,舉辦近年最大規模,港區船舶火災事故引致油汙染緊急應變演練,動員船艇、直昇機、消防車等;16個單位、102人次,場面逼真。 海洋委員

  • 潛水隊潛水撿垃圾 維護觀新藻礁生態

    |

    台灣周圍的海洋卡許多垃圾,危害海洋生態,桃園召潛水隊,到觀新藻礁野生動物保護區,潛水撿垃圾,西部海水較濁,潛水撿垃圾有較困難。 眼前灰濛濛,能見度只有30公分左右,但為了減少海底垃圾,對海洋生態的危害,桃園市海管處日前號召潛水隊和獨木舟,到新屋溪出海口、觀新藻礁野生動物保護區,潛水撿垃圾。 桃市府海岸管理工程處長林立昌表示,「塑膠垃圾是海洋生態的殺手,這次我們選在新屋溪的出海口,潛水撿垃圾,最主要

  • 基隆漁民組環保艦隊協助打撈海廢

    |

    基隆漁民自發性成立「環保艦隊」,一年約打撈二、三十噸海洋垃圾,但大型漁網、漂流木載回漁港,反而容易被誤會是亂丟垃圾。漁業署決定在八斗子等漁港設立「廢棄物暫置區」,並配合環保單位處理後端的回收。 2017年的梅雨重創北海岸,大量漂流木被沖刷到海裡,當年基隆漁民自發性成立的「環保艦隊」,協助出海打撈廢棄物,如今環保艦隊已有80艘左右的漁船加入,出海捕魚順便把垃圾帶回岸上。但大型漁網、漂流木暫放在漁港,

  • 基隆漁民組環保艦隊協助打撈海廢

    |

    基隆漁民自發性成立「環保艦隊」,一年約打撈二、三十噸海洋垃圾,但大型漁網、漂流木載回漁港,反而容易被誤會是亂丟垃圾。漁業署決定在八斗子等漁港設立「廢棄物暫置區」,並配合環保單位處理後端的回收。 2017年的梅雨重創北海岸,大量漂流木被沖刷到海裡,當年基隆漁民自發性成立的「環保艦隊」,協助出海打撈廢棄物,如今環保艦隊已有80艘左右的漁船加入,出海捕魚順便把垃圾帶回岸上。但大型漁網、漂流木暫放在漁港,

  • 清除魚礁廢棄覆網 一個月清出400公斤

    |產經

    海洋垃圾問題嚴重,高雄市海洋局執行一個月海底垃圾清除行動,光在人工魚礁,就清出400多公斤的廢棄漁網,和200多公斤的垃圾 人工魚礁被漁網包覆,潛水人員下水,潛入高雄外海20到30米處,先用刀具割斷漁網,再利用浮力袋,將廢棄已久的拖網、流刺網清除。 配合環保署,高雄市海洋局執行海底垃圾清除行動,將人工魚礁廢棄覆網,列入清除目標,海洋局表示,高雄外海丟擲水泥塊、鋼鐵和電桿人工魚礁,吸引魚

  • 暴雨後漂浮木沖漂 塞滿八斗子漁港

    |社福人權

    基隆在上禮拜的梅雨鋒面傷了很慘,有很多漂浮木衝去海岸,還堵住基隆的正濱漁港和八斗子漁港航道,讓漁船很難出港。 ==記者 vs. 遊艇教練== 船長那你要怎麼出去 我們現在喔 就慢慢出去 躲著垃圾 遊艇緩緩駛出碧砂漁港,但狹隘的港嘴,塞滿被大雨沖刷下來來竹子、小型漂流木和垃圾,怕垃圾卡住螺旋槳,遊艇船長決定關閉引擎,靠潮水的力量,緩慢前進,但異物還是找上門。 ==記者 vs.

  • DRIFTWOOD BLOCKS ROUTES IN KEELUNG'S FISHING HARBORS|暴雨後漂浮木沖漂 堵住八斗子漁港航道

    |社福人權

    Consecutive days of torrential rains have devastated Taiwan's north coast last weekend, and huge amounts of driftwood have washed up onshore, blocking ship routes in Keelung's Zhengbin and Badouzi fis

相關標籤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