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
-
業者規劃14座風機建蘭陽溪口 尚未環評已引地方抗議
|地方宜風電力公司打算在宜蘭的蘭陽溪出海口設置14座陸域風機,案件尚未進入實質環評審查,就已經引發地方強烈反彈,2日上午宜蘭五結鄉鄉親集體到行政院陳情,要求台亞風機停止開發。下午環境部長彭啓明也受邀到現場勘查,重申對於影響居民生活與環境的陸域風機開發不鼓勵也不支持。
-
宜蘭蘭陽溪口擬劃設風機 在地居民北上抗議
|生活宜風電力公司籌備處打算在宜蘭的蘭陽溪出海口設置14座陸域風機,不過尚未進入環境影響說明書、實質審查程序,就引發地方不滿,上午反對開發的宜蘭五結鄉在地鄉親與民眾黨宜蘭縣黨部代表遞交陳情書,並高喊口號要求台亞風機滾出去。
-
三菱退出日本風電計畫 稱成本暴增2倍難獲利
|全球日本政府推動永續能源計畫多年,現在日本知名企業三菱商事卻宣布,因為成本暴增到原本的2倍多,未來恐怕難以獲利,要退出在秋田、千葉近海的離岸風力發電計畫,預計將會重創國家能源政策、地方傳產企業。
-
台東縣府重申不支持風電 屬意地熱發電及小水力
|地方能源開發爭議不斷,在台東縣今(2025)年有業者要推動從南到北興建風力發電機,由於可能會破壞環境,遭到民眾抗議。台東縣政府在今(27)日舉行的台東綠能論壇再次表態不支持風電立場,強調用6成的地熱發電加上4成的小水力發電,未來朝向自己發電自己用,並克服技術,讓民眾安心發電帶來的地質變化疑慮。
-
沈宗隆涉風電弊案被判3年半 雲林地院:符合減刑條例
|社會雲林的達德能源風電弊案今(25)日一審判決出爐,其中國民黨籍議員王又民被判刑9年6個月,但時任議長的同黨議員沈宗隆卻判3年6個月,引起外界討論。雲林地院回應,沈宗隆因為認罪態度良好等因素,符合減刑條例;面對判決結果,沈宗隆認為還算公道,王又民則表示遺憾但尊重。
-
川普稱再生能源「世紀騙局」 不再批准風電、農地光電計畫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20日在社群媒體發文,批評風電和太陽能是「世紀騙局」,並稱依賴這些再生能源的州,都出現破紀錄的電價上漲,自己未來不會再批准風電或農地光電計畫。但外媒指出,電價上漲主因是資料中心等產業用電需求大,且燃煤電廠陸續退役導致供不應求所致。
-
美新創推超大貨機2030年首飛 盼助運輸風力發電扇葉
|全球風力發電是未來再生能源的要角之一,但除了發電機組的塔高,扇葉的長度也動輒幾十公尺,要把做好的風力發電零組件運送到設定的地點安裝,其實相當費工夫。美國的新創企業「雷迪亞」成立後設計的第一架飛機,就以能夠運送整片的風電扇葉為目標,並且就命名為WindRunner。預計2030年首度升空試飛。
-
蘭陽溪口擬建14部風電機 野鳥學會憂衝擊生態
|地方宜風電力公司研擬在宜蘭進行宜風陸域風力發電計畫,要從蘭陽溪口開始,一路沿海岸線向南延伸,在防風林內建置共14部風力發電機,目前正在辦理環境影響評估作業。有民眾反對建置陸域風機;宜蘭野鳥學會更憂心,開發案會影響沿岸濕地的鳥類生態。
-
台灣風電裝置量難達標 背後產業結構問題浮現
|產經今(2025)年5月台灣成為無核國家,根據能源署最新統計,用電有13.5%是再生能源,裡面第二多就來自風力,但風電在台灣發展其實不順利。原訂2025年陸域與離岸風電裝置容量分別要達到1.2GW和5.6GW,如今雙雙跳票。能源署不只下修陸域風電目標,也預期離岸風電難以在今年如期達標。
-
業者台東海岸申設風電機組 部落頭目聯合聲明反對
|地方有風力發電業者提出在台東東海岸成功到長濱沿岸,要興建25部風力發電機組的開發案,當地民眾反對聲浪持續發酵。由於東海岸大部份是阿美族傳統領域和狩獵區,卻沒有看到部落領袖表達立場,現在東海岸6大部落、12位頭目和主席,簽署聯合反對開發聲明,並要求中央和地方政府說明開發案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