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林
-
台鐵花東、南迴線停駛 南花蓮多村落預防性撤離
|地方同樣被列入警戒區的花蓮,越晚風雨也逐漸增強,由於台鐵東部幹線今(13)日中午12時只有花蓮到樹林正常行駛,上午就有不少旅客提前換票來搭車;在公路部分,包含玉里赤科山到竹林山、花64縣瑞港公路、台23線富里小天祥路段等都接連封路管制。另外從昨日開始,縣府對南花蓮的部分村落實施預防性撤離,但今日有不少村民回家拿東西,也有人不打算離開。
-
為著逐自強號跳起去車廂縫 臺鐵:上重罰7千5
|有一个查埔人今仔日(7/14)早起佇樹林車頭,逐已經出發的自強號,閣對月台跳到車廂之間的空縫,一直到板橋才落車逃走。臺鐵表示,已經有提供相關影像予鐵路警察偵辦,若違反《鐵路法》,上懸會罰7500箍。(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捷運萬大樹林線工程 鋼管倒去撼著騎車民眾
|昨昏(7/2)下晡,捷運萬大樹林線工程,工人咧吊鋼管的時煞落落來,撼著一个騎車經過的民眾,害伊頭前喙齒斷6齒,隨夆送病院。新北捷運局承認業者操作有問題,已經下令停工,上無共怹罰6萬;職安署也派人去到現場了解,若有違反《職安法》,上重會當罰30萬。(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捷運萬大樹林線工程鋼管倒塌 砸傷騎士釀6顆牙齒斷裂頭暈
|社會昨(2)日下午捷運萬大樹林線發生公安事故,廠商在樹林段施工,機具吊掛的鋼管撞上圍籬遮蔽設施,導致支撐帆布與圍籬的鍍鋅鋼管應聲倒塌,砸傷1名路過的騎士,造成6顆牙齒斷裂、出現頭暈,被緊急送醫。新北捷運局已經勒令停工,開罰至少6萬元;職安署也派人到場,若有違反《職安法》,最重可罰30萬元。
-
沿岸堆廢棄物、塑膠微粒濃度高 巴西聖保羅州河流生態遭破壞
|全球塑膠製品難以自然分解,只會逐漸破碎變成微粒,從環境深入我們的食物鍊跟水源,平均每人每個禮拜會攝入1張信用卡大小的塑膠。1項新的研究顯示,巴西的多斯波格雷斯河是世界上微塑膠污染最集中的河流之一,已經嚴重破壞河中生態。不過環保團體說,重建紅樹林是攔截塑膠微粒,淨化重生的重要關鍵。
-
島在現場》「紅樹林復育」溫室氣體減量方法草案第3次審查會議|【我們的島】2025.05.12
|環境部本週一(5/12)召開「紅樹林植林」溫室氣體減量方法草案第3次專案小組審查會,這次提出的版本,將適用條件限縮在兩年內無產業活動的人為濕地,也就是像養殖池、埤塘、鹽田等環境、以及周遭50公里內曾有紅樹林分布之生長棲地,並配合環境條件選用合宜樹種,實施紅樹林復育的面積皆應大於0.1公頃等等。
-
澄清湖砍樹林建滯洪池 環團抗議不利水保
|地方高雄高爾夫球場土地去(2024)年被市府收回後,準備轉型為滯洪池及休憩綠地,但環團發現水利局為了挖滯洪池,6日開始砍除球場樹林,認為恐怕不利水土保持,希望滯洪池改建在球場原有草皮及水池範圍。對此市府回應草皮區地勢高,難有效蓄洪,施作時會採最小面積且保留喬木等作法,來確保水土保持。
-
印尼沿海種植紅樹林 減少低窪區海水倒灌
|全球我們常聽到為了農業開發而焚毀森林的案例,但很多時候農業種植,也對環境保護有正面的助益,像是印尼沿海地區廣泛種植的紅樹林,可以保護低窪地區減少海水倒灌的災害。而非洲東部的肯亞則是有原本種植茶葉的農民,為了生計而改種竹林,不僅增加收入,研究也顯示比起一般樹木能吸收更多二氧化碳。
-
芳苑紅樹林海空步道吸引人潮 地方盼改善遊客難久留狀況
|地方彰化芳苑的紅樹林海空步道在2021年9月開放後,成為彰化海岸的熱門景點之一。但是在地團體發現,民眾來到這裡走走步道、吃吃小吃後就離開,並沒有進入到芳苑市區,對地方產業的發展似乎有限,也無法留住人潮。學者也表示,由於彰化沿海幅員廣大,景點之間的交通聯結應該加強,也要加強深度旅遊的規劃,才能留住人潮。
-
研究指台灣紅樹林多由人為引入 僅剩大鵬灣為原生植物
|生活以往認知遍布海岸的紅樹林就是台灣標誌性原生植物,這個觀點現在要被打破。中興大學學者分析國內外文獻發現,西部除了屏東東港,其餘紅樹林都不是自然原生分布,而是從透過引進、人為栽種造成生態衝擊,環團認為河道出海口等區域應全面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