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
-
網路內容安全防護申訴逾6千件 霸凌、兒少身心健康類增加
|社福人權iWIN網路內容安全防護機構今(26)日舉行年會,公布2024年度報告,受理申訴6199件,較2023提升1倍,霸凌和兒少身心健康內容的案件更逐漸提高。國衛院林煜軒醫師觀察兒少網路行為也發現,各種形式的性相關訊息有逐年增加的趨勢。
-
臺北大理高中新生自我介紹 問政治立場惹議
|臺北市大理高中有公民老師請新生寫自我介紹表,煞愛寫政治立場、宗教等個人隱私資料,引起家長不滿。校方解釋講,介紹表是老師設計的,會要求回收、毀掉;抑若教育局強調,會請學校避免收集和教學無關係的個人隱私資料。(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小紅書等5中製App抽檢全數違規 可能造成什麼資安風險?
|生活網際網路普遍,手機APP卻潛藏資安風險。國安局今(2)日公布小紅書、微博、抖音等5款中國製App資安抽檢結果,結果發現5款App全數皆有違規,其中小紅書甚至15個檢驗項目全數違規。本次國安局共對中國製App進行哪些檢驗?民眾使用這些中國App又可能遭遇什麼資安風險?
-
女性經期追蹤App有隱私疑慮 劍橋研究:恐成廣告商投放工具
|生活劍橋大學近期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女性經期追蹤App會蒐集使用者的藥物、荷爾蒙指數、避孕措施等各式資訊,但由於缺乏法規管理,廣告商可購買這些極具價值的數據,用來對懷孕、備孕等面臨重大消費行為轉變的女性投放廣告,或是在雌激素濃度高的時期投放化妝品廣告。研究報告直言,這對廣告商來說就像是座「金礦」,呼籲政府應對相關產業的資安進行管理,並提供更透明、安全的替代產品。
-
台籍芥川獎作家李琴峰提告日議員 控揭跨性別身分侵犯隱私
|社福人權首位台灣籍「芥川獎」得主李琴峰5日出面,指控日本一名市議員村松裕美在網路上暴露她的跨性別身分、稱她未接受變性手術,涉及侵犯個人隱私及名譽,將對其提告要求刪文,並求償550萬日圓(約台幣114.3萬元)。村松裕美對此回應,相關貼文日前已刪除,會與律師討論自身言論是否構成名譽毀損。
-
家扶調查兒少數位足跡 近半數不知社群隱私設定位置
|社福人權家扶基金會公布「兒少數位足跡調查」報告,半數兒少不知道社群和網路平台隱私設定位置,將近4成兒少表示,家長從未和他們討論過網路安全的話題。兒少因數位足跡影響,身分遭盜用或敏感資料曝光,遭被威脅、被肉搜,還有兒少性影片外流。
-
美籍藝人來台22年拿不到身分證 內政部:基於隱私無法回應
|政治移民署統計,截至2025年2月底,7.5萬名外籍人士拿到台灣居留證,其中2.1萬名是外籍配偶取得永久居留證。但有小學家長會長表示,很多外籍配偶對台灣貢獻良多,始終無法入籍。而在台發展多年的美籍藝人杜力,前陣子也表示在台22年無法獲得台灣身分證,不滿相關政策與規定。
-
英開發「殺人預測」系統揪潛在謀殺犯 遭質疑侵害隱私、種族偏見
|全球英國民團「國家觀察」揭露,英國政府正在開發一套原命名為「謀殺預測」的演算法系統,用來預測可能的謀殺犯。由於該系統應用的資料包含心理健康狀況、是否成癮等隱私資料,且可能殃及無辜者,而招來侵害隱私、種族偏見等批評。英國司法部對此表示,這項計劃仍在研究階段,未來將只會使用有前科者的相關資料,並強調該工具可提供社會大眾更好的保護。
-
日公務員屢遭騷擾、公開個資 地方政府祭「名牌免標全名」護隱私
|生活日本近年來屢次發生公務員被騷擾、辱罵,甚至照片與真實姓名被公開在社群媒體上的情況。由於針對類似的「顧客騷擾」事件,日本法規尚未有明確定義與應對準則,因此各地方政府紛紛祭出對策,透過隱藏員工名牌全名、僅以平假名顯示姓氏等方式,保護公務員免受騷擾之苦。
-
柯文哲父親病逝 北所:可依法申請返家奔喪
|政治因京華城和政治獻金案,被羈押至今的前民眾黨主席柯文哲,昨(16)日凌晨在獄所人員戒護下,到醫院探視父親柯承發,但柯爸在今(17)日上午過世,享耆壽94歲。民眾黨表示不捨,也感謝他的一生付出。其實柯爸過去極力反對孩子從政,這次柯文哲因案在監,父子未能見上最後一面,北所表示,柯文哲可依法申請返家奔喪,原則上同一事由以1次為限,而且必須在24小時內回所;至於是否已提申請屬個人隱私,不便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