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
-
英新創公司開發AI系統 自廢棄電器挑出鋰電池防火災
|全球廢棄的鋰電池如果當作一般垃圾丟掉,受到擠壓、接觸到空氣和水,可能會引發火災。英國新創公司開發一套AI系統,可以從垃圾堆裡將鋰電池從中挑出來,預防災害發生。此外,廢棄電器裡還有許多貴金屬和稀土元素,透過回收還可以將它們再利用。
-
南迴地區週末恐再迎風雨 台東部落實施無腳本防災演練
|地方今(2025)年颱風期間,台東縣南迴地區豪大雨,多處溪流又沖壞了堤防,不少社區部落發生土石流災害,這個週末可能又有風雨要來,縣府已經啟動搶修堤防和導流措施。而南迴地區也已經開始防災演練。
-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生存、生計、生活【我們的島】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已過半個月,鏟子超人們持續到花蓮光復鄉支援,在國軍與志工協助下,淤泥漸漸清除,但是居民嚴峻的生存、生計和生活挑戰,才正要開始......
-
潰壩之後—紅色警戒持續中【我們的島】
|地方堰塞湖潰壩災後的第七天,被滾滾泥流淹沒的花蓮光復市區沙塵飛揚,彷彿歷經一場慘烈的戰爭。街上小山貓、怪手、卡車來來回回,在重機具沒辦法進入的室內,來自全台各地的鏟子超人,一鏟一鏟幫受災民眾清理家園,用實際行動給驚魂甫定的居民,最有力的支持。
-
桃園怪手業者去花蓮救災 著傷敗血症過身
|這改花蓮光復鄉發生災害,有來自各台灣各地的志工,來鬥相共救災,桃園一個經營怪手、山貓,才48歲的頭家林鴻森,第一時間就去花蓮鬥清塗砂,煞因為腳去揬到感染,引起敗血症,在中秋眠不幸過往。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指揮所今天全體默哀,表示哀悼,衛福部提供20萬的慰問金,總統賴清德代表國家,感謝頭家大愛的精神。(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預知災難紀事: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事件【我們的島】
|環境9月23日下午兩點三十分,位於花蓮縣萬榮鄉馬太鞍溪上游的堰塞湖,在樺加沙颱風帶來的豪雨中發生溢流,導致潰壩,狂暴的泥流沿著溪床宣洩而下,硬生生沖斷了馬太鞍溪橋,洪水越過堤防,灌入街道,吞沒民宅與聚落,宛如末日般的場景,震撼全台。從堰塞湖成形到溢流,這場災難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 土木學者籲設防災總署
|社會堰塞湖溢流造成花蓮光復鄉嚴重災害以及居民傷亡,今(2)日氣象專家表示,受到氣候變遷異常的影響,導致今(2025)年降雨量大增,間接導致堰塞湖成災。土木學者則建議,未來堰塞湖的處理上需要透過跨部會合作處理,也建議成立防災總署,來因應未來多變氣候災害。
-
日本石垣市役所放捐款箱 為花蓮募款賑災
|地方宜蘭縣蘇澳鎮和日本石垣市,早期為了漁業合作締結為姊妹市,至今已30年。石垣市長中山義隆今(2)日率訪問團到蘇澳鎮公所參與紀念活動,針對花蓮災情,他說在石垣市役所1樓放置了捐款箱,要幫為花蓮募款至31日止。
-
石綿瓦遍布全台 一場風災揭開清運難題【獨立特派員】
|環境今年7月6日丹娜絲颱風挾十幾級強風登陸且橫掃嘉南平南,掀翻許多民宅屋頂,包括會致癌的材質:石綿瓦、石綿浪板。光是嘉南地區預估就有1.56萬噸的石綿需清運處理,這是台灣第一次要在短時間內處理萬噸級的有害廢棄物。風災後兩個月過去,嘉南地區仍未清運完畢。獨立特派員檢視相關清除、去化及掩埋場的量能有哪些挑戰。
-
台灣紀錄過88處堰塞湖 最嚴重潰決釀小林滅村
|環境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成重大災情。其實台灣山高谷深、河道狹窄,容易因地震或豪雨引發的山崩與土石流,阻斷河道水流形成堰塞湖,今年的馬太鞍溪與雲林草嶺皆是在颱風後形成堰塞湖。自1970年以來,台灣至少有過88處堰塞湖,最嚴重曾在潰決時造成高雄小林村滅村,學者指出,堰塞湖的形成時間與地點仍難以準確預測,使得災後即時應變成為防災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