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氣象法》擬納高溫假 預計本月提修正草案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極端氣趨勢下,高溫頻率逐年上升,立院交通委員會針對《氣象法》提案,將高溫納入災害天氣,未來可依法發布高溫特報,讓相關單位可以有依據擬定高溫假。交通部回應,修正草案預計本(11)月就會進行預告,持續蒐集各界意見。

外送員跌坐在地上,疑似因為天氣炎熱,身體不適,所幸及時被員警發現,幫忙叫車送醫。近年來高溫日數越來越多,前(2023)年7月,嘉義也有一名年輕農疑似中暑,倒臥農田旁,民代提案修正《氣象法》,要將高溫納入災害天氣,讓高溫假有法源依據。

民進黨立委李昆澤指出,「2021年到2024年,熱傷害的人數也增加了快一倍,那7月份的對比是增加了快3倍。」

國民黨立委洪孟楷質詢,「對高溫假來講,政府是有保留的態度嗎?」

交通部次長林國顯回應,「我們贊成這個方向。」

洪孟楷追問,「贊成這方向,但是你具體的作為做法,以及你的標準是什麼,總是要讓國人知道啊。」

至於目前的停班停課決議由地方首長決定也屢屢引起爭議,民代也提議,是否在這次《氣象法》修法,把決定權還給專業,由氣象署來拍板。氣象署回應,停班停課的決定的確很困難,但是氣象資料只會是參考的因素之一。

氣象署署長呂國臣回應,「生活圈是一個因素之一,那另外在水電維生部分,氣象的環境因素之外有沒有其他因素,其實這個不是氣象署能夠從天氣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

因應極端氣候趨勢,除了強化高溫事件的事前因應,讓高溫假有法源。交通部指出,考量近年熱帶性低氣壓也可能造成重大災害,也建議一併納入災害天氣定義。

對於《氣象法》修法進度,交通部表示,修法草案預計這月就會提出,公告後會持續來蒐集各界意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