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實境
-
德國安養院引進VR虛擬實境 長者不必遠行就能遊歷世界
|全球銀髮族想出門旅遊需要更周全的規劃和準備,對安養院的長者來說更是奢侈的享受。德國一家安養院借助VR虛擬實境科技,讓長者不用遠行也能看遍世界風景。有長輩光是看到家鄉的風景就潸然淚下,他們說就好像回到家一樣,讓人很感動。
-
西班牙元宇宙虛擬實境展 沉浸體驗埃及古文明
|全球第18王朝是古埃及最強盛的王朝之一,其中最知名的法老是圖坦卡門。他並沒有顯赫功績,但因陵寢保存最完整,成為埃及重要景點。西班牙馬德里數位藝術中心運用虛擬實境與元宇宙技術,讓參觀者沉浸式體驗古埃及文明,這個展覽正在英國倫敦展出。
-
雲林設全台首座防災教科中心 模擬災害情境提升應變能力
|地方為提升全民防災救災能力,雲林縣府斥資3000多萬元,在斗南石龜國小打造防災教育科技中心,這是全國第一所防災教育中心,共建置8間防災教室,模擬火災、颱風、土石流及地震等災害,未來會提供全縣國中小學生及社區民眾,做為防災教育場所。
-
台美菲TPU海纜估今年完工啟用 與一般海纜有何不同?
|環境由中華電信與Google等公司合作,連接台灣、菲律賓與美國的「TPU海纜系統建設計畫」,預計今(2025)年5月完工、10月啟用。TPU海纜與一般海纜有何不同?功能為何?可為台灣帶來哪些效益?
-
衛福部推外科精進計畫 促提升重大災難存活率
|社福人權台灣每年災害發生率從4.1次增加到7.8次,且複合式災害日益嚴峻,為強化醫療應變能力,衛福部委託台灣外科醫學會推動「精進外科醫師醫療韌性訓練計劃」,8日上午在亞東醫院舉行發布會,未來將提供全新教具與教學影音,並引入虛擬實境VR技術,精進台灣外科醫師的緊急外傷處理能力,預計將培訓超過1萬名醫事人員。
-
綠島珊瑚白化程度較全台低 研判與黑潮海流有關
|環境去(2024)年全台受到高溫侵襲,造成全台各地海岸出現珊瑚白化現象,不過有研究人員到綠島調查,發現綠島珊瑚白化現象不高,研判是有強勁黑潮海流,海水溫度低,以及珊瑚在較深的海域水溫相對低,因此希望透過更長期的監測和保育海洋生物,讓綠島珊瑚能更健康。而東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也在建置綠島海底虛擬實境,讓民眾不用潛水就能像在海底一樣,看到美麗珊瑚礁,推廣海洋保育。
-
首批「Beta世代」2025年起誕生 專家估成首個AI融入日常生活世代
|生活2025年將迎來第一批「Beta世代」的孩子誕生,專家認為,這群在2025至2039年期間出生的新世代,將面對「科技飽和」的世界,自動駕駛、穿戴式科技等人工智慧將完全融入日常。不過對比由千禧世代父母扶養出的「ipad小孩」,專家預測,將扶養Beta世代孩子長大的Z世代父母,由於從小就更意識到科技帶來的威脅,因此將採取不同的教養方式,為孩子設下更嚴謹的螢幕使用時間,或是延後他們接觸科技的年齡。
-
中科院推高擬真體驗場景 民眾可感受仿真訓練
|文教科技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為了展現深厚軍民通用的科研實力,15日開始配合台南資訊月展期,在大臺南會展中心展出包括「城鎮戰鬥場景VR系統」、「官將與宋江陣VR互動遊戲」等10項整合VR、AI與模擬等技術之軍民通用科技產品,展現深耕前瞻科技研發成果。
-
日本鐵路引進維修機器人 VR遠端操控工安零風險
|全球維修鐵路時,最擔心維修工人會從高處跌落,或是因為電纜而觸電。日本就有新創公司「人機一體」,與鐵路公司、交通號誌公司共同研發出1款鐵路維修機器人,不只動作很靈活,還能透過遠端操作,讓操作的工人藉由機器人搭載的即時影像監視器,宛如身歷其境維修一般,感受到現場的狀況。
-
香港科大打造AI講師 虛擬愛因斯坦講授遊戲理論
|全球AI浪潮來襲,生成式工具推陳出新的速度也超乎想像,徹底顛覆工作與教育的樣貌,身處教育第1線的教授也正面接招。香港科技大學打造亞洲首批AI虛擬講師,分擔教學工作,期望激發學生更多的創造力與新思維。而真實機器人技術也有新進展,德國研發人形AI機器人,預計10年內上線,供家戶勞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