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
-
雲林水林7村無醫療診所 北港媽祖醫院啟動偏鄉照護
|地方雲林縣水林鄉有7個村沒有醫療診所,每萬人口醫師比率低於2.5人,被健保署列為醫療缺乏區,因此雲縣府與北港媽祖醫院合作,啟動偏鄉醫療照護專案,每週一天排醫師下鄉看診,實地訪視。
-
醫師為何留不住?一探醫療體系的過勞現況!【獨立特派員】
|社會台灣醫療人員的工作環境持續惡化。繼護理師出走潮後,預估今年將有超過百位急診醫師離職。根據醫師社群平台「醫知彼」的調查,住院醫師平均每週工時落在60至80小時,每月經常超過300小時,而主治醫師的月工時也達196小時,遠高於法定標準。高壓、低報酬與無酬加班的制度,讓醫師身心俱疲,也對病人安全構成潛在威脅。
-
惡性平滑肌肉瘤侵犯心臟 北榮14小時罕見手術搶命
|生活一名50多歲的潘女士,健檢發現罹患「惡性平滑肌肉瘤」,而且腫瘤位置險惡,更已侵犯心臟,手術成功的機率僅40%。曾一度絕望的她,最後歷經14小時完成「肝臟自體移植合併體外心肺循環」手術,術後至今半年狀況良好。
-
金鐘入圍大贏家《星空下的黑潮島嶼》 細述白色恐怖時代綠島生活【劇夠】
|文教科技白色恐怖時期,有群來自台灣本島的醫師被送到火燒島(綠島舊稱),為那座沒有診所的島嶼建立起系統性的醫療服務。由於該段歷史鮮為人知,導演王傳宗因此用8年時光,講述島民、政治犯、軍官如何在一個無法耕種的小島上、逐步建立起醫療、教育及農業系統。
-
流感病毒變異疫情升溫 北市校園個案上週破2千人
|生活流感疫情有持續升溫趨勢,台北市政府統計,上週校園通報流感個案突破2千人次,創下2023年以來單週最高紀錄,在中秋連續假期過後,疫情可能再升溫,符合接種疫苗資格的民眾,可以儘速前往施打。有醫師指出,觀察今(2025)年流感病毒有變異趨勢,有病人在3個月內就得到2次流感。
-
日本高齡駕駛風險受關注 醫院推駕駛能力檢查
|全球近年來高齡駕駛發生車禍的新聞屢屢登上版面,引發社會關注與討論。不過日本統計顯示,因為粗心大意、判斷失誤肇事的人,其實75歲以下比例還高於高齡駕駛。儘管如此,為了協助銀髮族安全上路,日本各地不僅舉辦專門講習,也有醫療院所引進駕駛能力檢查,守護長者與用路人的行車安全。
-
李鴻源憂志工將病菌帶出花蓮 衛福部:災區沒有更多病菌
|生活光復鄉災後遍布厚重淤泥,不少民眾自發前往當地救災。不過,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提醒,民眾湧入災區,要留意可能會生病,或是把病菌帶出花蓮。衛福部次長莊人祥回應,災區疫況和非災區差不多,災區並沒有更多病菌的狀況。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當地對志工的需求沒有停止,仍需志工到專區協助。
-
有志工前往光復救災 生thiāu仔變蜂岫性組織炎
|有志工刊文表示,去花蓮摒掃轉來了後,thiāu仔子煞發炎變蜂岫性組織炎;甚至也有人出現「橫紋肌溶解症」,目前當咧加護病房急救。醫師提醒,若是筋肉開始疲勞、疼或者是硬硬,一定愛歇睏,嚴重就愛去予醫生看。(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年滿70歲須換照、試辦機車路考 駕照管理新制一次看
|生活公路局今(1)日公布駕照管理新制,主要改革內容包含汽、機車考照筆試將自明(2026)年起全面取消是非題型;而在路考改革上,預計自2027年10月起,試辦機車道路駕駛考驗。此外,年滿70歲高齡駕駛換照,未來將規劃加入體檢,由專業醫師評估靈活度;若主動繳回駕照,搭乘台鐵、捷運、具驗票設備的計程車時,也可獲得每月最高1500元補助。
-
花蓮光復災區設臨時醫療站 提供全日診療
|地方花蓮光復救災行動持續,醫療資源也不能落後,除了開設多個臨時醫療站外,現場也有醫療小組顧及災民緊急傷勢,直接現場手術。由於當地積淹水及淤泥,疾管署提醒志工及救災人員,當地類鼻疽等疾病傳播風險增加,務必要做好裝備、飲食、還有環境的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