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贈
-
台電員工風災後搶修觸電急救1周 家屬決定器捐遺愛人間
|社會丹娜絲颱風造成嘉義、台南等地眾多基礎電力設施損壞,一名36歲李姓台電人員15日在嘉義義竹鄉搶修時意外觸電OHCA,雖然送醫急救後恢復心跳,但因主要器官仍重度衰竭,家屬今(22)日上午表示,不忍心用維生系統延長李男痛苦,願意將其包含皮膚等所有可用器官捐出,遺愛人間。
-
北部醫院遭控器官捐贈違反流程 器捐中心澄清程序合法
|社福人權北部某間大型醫院近期遭到相關人士指控,處理器官捐贈個案疑似違反流程。今(12)日器捐病主中心董事長李明哲出面說明,表示全案從醫療、倫理與法律,3方面都符合規定,解釋因為個案生命跡象不穩定,無法做「腦死判定」,而是進行「心臟停止死亡後器官捐贈作業」,應該是雙方認知落差造成誤解。
-
北部某醫院器捐案疑認知落差產生爭議 兩種器捐流程有何不同?
|社福人權近期北部某醫院執行器捐時,因檢察官被通知到場相驗時,捐贈者仍未撤除維生設備、尚有心跳而引發爭議。器捐中心今(12)日出面說明,此案是採用心死器捐流程,與傳統腦死器捐流程不同,可能因此產生認知落差。兩種器官捐贈流程有何不同?這起捐贈案為何會採取心死器捐流程?為什麼檢察官到場時捐贈者仍未撤除維生設備?
-
大體捐贈風氣不普及 身障夫婦簽同意書遺愛人間
|社福人權大體解剖學是醫學生培育養成相當重要的課程,也攸關未來醫師的執刀能力,不過新冠疫情過後捐贈風氣仍不普及。台北醫學大學上午舉行解剖教學英靈追思紀念會,有對身障夫妻平時就樂於助人,兩人一起簽署器官捐贈及大體捐贈同意書,先生過世後就依照他的遺願捐贈給校方,讓大愛精神延續下去。
-
美國通過器官捐贈新規定 開放愛滋病患者間肝、腎移植手術
|全球為增加患者獲得器官捐贈的機會,減少愛滋病毒感染者面臨健康不平等的狀況,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26日宣布,愛滋病感染者間可進行腎臟和肝臟的移植手術,並於27日正式生效。美國衛生部官員指出,手術限制鬆綁不僅擴大了器官捐贈的來源,也增加了愛滋病毒感染者接受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
美國男險遭活摘器官 判定腦死後手術中突甦醒落淚
|全球美國肯塔基州1名男子在2021年被宣告腦死,醫院宣稱他生前同意進行器官捐贈,但該名患者卻在器官摘除手術中突然甦醒。據在場人員所述,患者當時還在手術台上掙扎、落淚,雖然手術最後取消,但基層疑似一度被施壓要求繼續手術。在案情遭到器捐機構員工披露後,美國眾議院今(2024)年9月已召開聽證會調查。
-
近百人使用「居家心室輔助器」 取代心臟移植可返家生活
|生活心臟衰竭病人到末期,心臟移植是最有效治療方法,但國內器官捐贈來源不足,不少人因等不到心臟移植就過世。台大醫院今(13)日公布統計,使用「居家型心室輔助器」個案數累計近百人,可以暫時取代心臟功能,不必住院就能返家正常生活,目前患者使用時間最長超過10年,不僅病況穩定,還可到國外旅遊。
-
《病主法》上路5年6.9萬人簽署 擬推多元諮商收費模式推廣
|社福人權《病人自主權利法》已經實施滿5年,予民眾在過世進前,會當對醫療有選擇和決定權。台灣大約有6萬9千多人簽署,因為在簽署進前要進行自費的諮商,每間病院收費的標準不同,大概要3千元,台北市聯合病院表示,會設計優惠方案提升民眾的意願。
-
擬開放「非血親」器捐 醫界憂衍生買賣器官疑慮
|生活台灣有1萬多人在等待器官捐贈,但每年順利受贈人數仍不到千例,其中以腎臟8千多人等待最多。器捐中心研擬再開放「非血親」捐贈,讓朋友之間能捐器官,但因涉及修法,將召開專家會議,衛福部說要審慎評估,醫界更憂心會衍生出買賣器官對價交易問題。
-
按開放「非血親」也通捐器官? 衛福部:斟酌評估
|臺灣有1萬外人咧等待器官捐贈,受疫情影響捐器官的人也閣較少。器捐中心拍算欲閣開放「無血親關係的」捐贈,予朋友之間也會當捐器官,煞因為牽涉著修法,愛閣經過專家討論,醫學界也煩惱會出現器官買賣的問題。(本則新聞標題、導言皆為台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