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
-
法國總統馬克宏訪英發表演說 強調歐洲絕不會放棄烏克蘭
|全球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8日抵達英國倫敦,進行為期3天的國是訪問,這是英國脫歐之後第一個以最高規格訪英的歐洲國家領袖。馬克宏在國會演說時表示,英國和法過應該避免對美、中2國過度依賴,並強調歐洲絕不會放棄烏克蘭,也要求加薩戰爭無條件停火。
-
英國與歐盟舉行峰會 同意重建國防、貿易關係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顛覆全球秩序,間接促成英國與歐盟走出過去的分手恩怨;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19日在倫敦與歐盟領袖舉行峰會,同意在國防跟貿易方面重建雙方關係。英國民眾對此大多樂觀看待,但漁業協會則批評,政府用捕撈權換取食品商的出口限制,再次犧牲漁民權益。
-
美英首達成貿易協議 川普:英將擴大美商品准入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8日宣布與英國達成首個貿易協議,英國將擴大對美國產品的市場准入,包括牛肉、乙醇等,也會降低對美國的關稅壁壘。美國則同意,從英國輸美的車輛,每年配額為10萬輛,並適用10%的對等關稅。川普和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在越洋電話中都稱此為歷史性的協議。
-
加拿大大選結果估29日出爐 新任總理可能人選?抗美成關鍵議題?
|全球在經歷川普上任、總理杜魯道請辭等一連串政治動盪後,加拿大將於當地時間28日提前舉行大選,預計結果將於台灣時間明(29)日中午左右出爐。此次加國大選共將選出343席國會議員,並由最大黨黨魁成為新一任總理,現任總理、自由黨領袖卡尼,與保守黨領袖博勵治被外界認為是新總理的2大人選。加拿大選舉如何進行?兩大黨各自提出哪些主張?對抗美國是否成為此次大選關鍵議題?
-
法國總理難產60天 馬克宏宣布73歲巴尼耶出線
|全球法國總理人選難產近2個月後,法國總統馬克宏5日宣布,由73歲政壇老將巴尼耶(Michel Barnier)擔任新總理,也是第五共和最年長的總理。巴尼耶為右翼親歐派,曾擔任議員、部長與歐盟執委,更代表歐盟負責英國脫歐談判。馬克宏希望透過巴尼耶的資歷,打破複雜的政治僵局。
-
歐洲議會選舉橫跨27國 荷蘭先起跑
|全球橫跨27國、長達4日的歐洲議會選舉,6日首先從荷蘭起跑,出口民調顯示勞工與綠黨左派聯盟,獲得8席位居第一,但反移民、國族主義色彩濃厚的,極右派政黨、自由黨拿下了7席。另一方面,比利時、德國今(2024)年都將投票降至16歲,4億選民當中估計首投族有200萬人。
-
台英簽署有機產品MOU 2國有機產品可直接進出口
|生活台灣與英國今(22)日下午簽署了台英「有機產品互相承認瞭解備忘錄」,英國的有機原料產品可以恢復銷台,而台灣加工過的有機產品則可銷往英國;英國也是台灣第8個完成簽署相關協議的國家。
-
假訊息擾台/看完會憤怒「就是這樣!沒錯!」 認識假訊息的操縱機制
|政治自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與同年美國總統大選起,各國政府與學者意識到假訊息的危害性,紛紛投入調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社交機器實驗室研究指出,相對於真相,假訊息能夠傳播得更快、更廣,原因在於假訊息通常會用聳動、情緒性的字眼,來誘導人轉傳。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提醒,在接觸到會誘發憤怒情緒的可疑訊息須更加小心。
-
抖音短新聞取代傳統媒體 成年輕世代看時事主流
|全球愈來愈多人從社群媒體看時事新聞,研究指出抖音,尤其是年輕世代獲取資訊的主要管道。西班牙1個抖音新聞網媒只有4名成員,產製的短影音新聞1天可創造好幾百萬的流量。這些新媒體新聞的生力軍,很確定傳統媒體無法滿足網友對資訊的需求,因此決定投入影音製作。
-
英王查爾斯三世首度訪法 馬克宏:法英友誼萬歲
|全球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在20日訪問法國,是他登基後首次以國王身分到法國進行3天國是訪問,原本3月就要成行,但因法國當時爆發年金改革抗議事件,讓此行延宕了半年。英國脫歐曾讓英法關係一度緊繃,此行也盼能修補兩國之間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