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
-
日本7/5地震預言發酵 港人赴日觀光訂單砍半
|全球日本漫畫家所出版的作品,預言在7月5日會發生巨大災難,而且將波及日本、台灣和菲律賓,引發不少恐慌,尤其是香港的旅客到日本旅遊的訂單直接下滑50%。不過許多專家學者都跳出來闢謠,說這是無稽之談。
-
中研院估今年經濟成長率2.93% 學者:關稅、匯率衝擊變化大
|生活中研院發布2025年經濟成長率預測,預估為2.93%,不過全球經貿局勢變動大,學者表示,受關稅、匯率因素衝擊,認為今年經濟成長率變化大;另外隨著美國越南對等關稅出爐,學者預測台美對等關稅,樂觀來說會落在15%到10%。
-
今年首颱估本週生成往廣東移動 AI模式助預測颱風路徑
|生活今(2025)年第1號颱風本週有機會生成,預估往廣東海面移動,各國模式相較上週預報有機會影響台灣,明顯朝西修正。民間氣象公司觀察,大約在10天前,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從AI模式就已看到此趨勢。學界也認為,AI模式強項在大氣流場,而去(2024)年經驗是,對於夏天的颱風路徑預測掌握度不錯。
-
今年頭一粒風颱「蝴蝶」 上緊48點鐘內會形成
|西北太平洋頂頭,上緊48點鐘後,就會結做今年頭一粒風颱「蝴蝶」,而且有可能會影響臺灣。目前的資料顯示,時到風颱真有機會對臺灣東部海面上北;也有專家認為,風颱若接近臺灣,上北了後,會引進西南氣流,南部地區落雨的時間就會變較長。毋過,一切猶是愛以風颱按怎行來確定。(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今年首颱將生成路徑變數大 是否引進西南氣流待觀察
|生活西北太平洋上今(2025)年第1號颱風「蝴蝶」,可能在48小時到72小內生成,且可能影響台灣。目前資料顯示,以通過台灣東部海面北上的機率較高,但也不能排除更接近。天氣風險公司更提醒,一旦成颱要留意它在北上過程,若帶進西南氣流,南部地區下雨的時間就會比較久,不過目前路徑變數仍大。
-
2國際氣象機構預測 5年內全球有8成機率再創新高溫
|環境根據世界氣象組織跟英國氣象局28日最新預測,未來5年中,全球有80%的機會再度打破年度高溫紀錄,全球氣溫非常有可能再次超過10年前設下的國際溫度門檻。28日當天瑞士阿爾卑斯山就有一大塊冰川斷裂,大量冰、泥跟岩石向下沖刷,山中村落大範圍遭掩埋,有1人失蹤。
-
金管會:台幣兌美元每升值1元 壽險業匯兌損失影響2千億
|產經主計總處今(28)日公布最新經濟預測,儘管關稅陰影籠罩,但上半年出口強勁下,預估今(2025)年經濟成長率為3.10%,保3成功。不過台幣強勢升值,對壽險業的匯損衝擊不小,金管會主委彭金隆表示,當新台幣兌美元升值每1元,匯兌損失的影響數約2千億元台幣。
-
台大醫院與北醫大合作研究 以AI預測腎病患者病況
|生活全國的洗腎人口超過9萬人,要有效改善患者病況,北醫大與台大醫院共組研究團隊,將開發一套模型,能夠透過AI分析,協助預測患者誰的病況會惡化。除了腎病研究上有新成果,團隊也在肝癌領域發現3項與肝癌細胞惡化程度有關的基因,將來有機會發展成為新型肝癌治療標的。
-
挪威公司用AI把關海洋油污污染 助及時偵測清理
|全球海洋是地球氣候最主要的調節者,一旦受到污染,將對氣候造成不小影響。在海洋污染中,船隻漏油是很難處理的情況,現在就有挪威科技公司「米洛斯」研發出能利用AI人工智慧,去評估海上設施周圍情況,並偵測鄰近水面是否受到油污污染的技術,有助於盡快採取清除措施。
-
產業提前拉貨助攻出口表現 Q1經濟成長率升至5.37%
|產經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由於產業部份客戶端提前拉貨,助攻了台灣出口表現,主計總處公布2025年第1季國民所得概估統計,受到出貨強勁的影響,經濟成長率暴衝到5.37%。不過主計總處也強調,未來變數要持續觀察。而國際貨幣基金IMF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估台灣今(2025)年的經濟成長率會微幅上修,甚至到明(2026)年人均GDP將會超越南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