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
-
Google 打造全新AI預報系統 8分鐘內算出15日天氣、號稱準度更勝傳統
|文教科技由於天氣預測具有高度不確定性,過去曾有研究指出,當前人類實際上可做出的天氣預報範圍以10天為極限,且每次預測都必須經由房間大小的超級電腦運算好幾個小時,才能得出最終結果。不過近期由Google旗下AI公司Deepmind推出的天氣預測系統,卻號稱已經突破此一極限,僅須在短短8分鐘之內,即可做出15天內的天氣預測,且準度比傳統預測方式還要更高。
-
最快下週二可能發布颱風海警 一次看懂增加「可能到達時間」的新版預測圖
|生活為強化颱風早期預警資訊,自7月1日起,氣象署在颱風預測圖上增加颱風暴風「可能」與「可能最早」到達的時間,以此提醒不同防颱需求的民眾提早做準備。颱風預報為何不一樣了?該如何看懂新版颱風預測圖?
-
中經院Q3預測 估今年經濟成長率3.81%
|產經中經院公佈第3季台灣經濟預測,樂觀預估今(2024)年台灣經濟成長率是3.81%,主要受AI發展應用,以及消費和出口等雙引擎帶動,成長模式呈現「內外皆溫」。由於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日前表示台灣應該向美國付保護費,中經院代理院長王健全指出,台灣都有為自己的國防付費,呼籲政府在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要及早因應。
-
牛津大學研發AI氣象預測 助非洲貧國因應極端氣候
|全球氣象預測已經成為我們每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資訊,但是對貧窮的非洲國家而言,這是相當奢侈又遙遠的夢想。因此由世界糧食計畫署WFO發動,谷歌(Google)公司贊助下,英國牛津大學物理系的專家進行研發,希望以人工智慧進行氣象預測,協助非洲窮國的民眾於天災來臨前做好準備。
-
美國土撥鼠菲爾預測冬天再持續6週 官方數據統計過去10年準確率僅30%
|全球美國著名的土撥鼠菲爾(Phil)預測,今(2025)年北美的冬天將再持續6週,按照傳統,若是土撥鼠菲爾沒有看到自己的影子,則象徵春天將提前到來,但若看到自己的影子,就代表冬天將會持續。不過這位美國最知名的「動物氣象學家」準確性也受到外界質疑,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的數據,菲爾在過去10年間的預測正確率僅有30%。
-
今年經濟成長率下修至2.31% 台經院:景氣內溫外冷
|產經台灣經濟研究院公布國內總體經濟預測,今年國內經濟成長率,較上次預測,再下修了0.27個百分點,國內景氣呈現「內溫外冷」。而台積電近期也面臨500元關卡保衛戰,台經院認為,現階段半導體庫存水位仍高,調整還需要時間,可望在第三季才能逐漸看到告一個段落。
-
主計總處估今年經濟成長率3.9% 較5月預測下修0.04%
|產經主計總處公布今(2024)年經濟成長率預測3.9%,雖然較5月預測下修0.04%,不過仍坐三望四。反映基本面,台股今(16)日收盤大漲454點,收在2萬2349點,成功站上月線。外資也看好台股,買超453億,創今年第5大買超金額。金管會表示,台股基本面、籌碼面與全球連動,台灣經濟穩健。
-
今年首颱估本週生成往廣東移動 AI模式助預測颱風路徑
|生活今(2025)年第1號颱風本週有機會生成,預估往廣東海面移動,各國模式相較上週預報有機會影響台灣,明顯朝西修正。民間氣象公司觀察,大約在10天前,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從AI模式就已看到此趨勢。學界也認為,AI模式強項在大氣流場,而去(2024)年經驗是,對於夏天的颱風路徑預測掌握度不錯。
-
颱風致鹿野稻米倒伏嚴重 部分農民怨領不到保險
|地方去(2024)年接連2個颱風侵襲台東縣,造成農業災害損失慘重,其中稻米的部分,鹿野鄉的大部分農民卻領不到稻米保險,認為保險理賠條件太嚴苛,抱怨稻米保險的設計有問題。但農糧署東區分署表示,稻米保險設計不是針對個人,不過未來會再檢討,而今年全國會調整稻米天然災害救助金到每公頃2萬元。
-
聖嬰現象災損上看3.4兆美元 旱災糧食危機估持續推升通膨【圖表】
|全球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6月預警聖嬰現象(El Niño)今年將捲土重來,世界氣象組織(WMO)指出,聖嬰現象碰上人為暖化,將使全球氣溫飆升、極端氣候加劇。全球經濟尚未度過疫情及戰爭難關,恐怕又會因聖嬰現象導致的糧食減產推升通膨。怎麼判斷聖嬰現象出現?對台灣及世界各地衝擊有哪些?《P#新聞實驗室》一文帶你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