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
-
宜蘭跑馬古道公園使用率低 屬機關用地無法設共融式遊具
|地方原本是國軍的明德訓練班,花了1億3000萬元打造,成了宜蘭礁溪鄉跑馬古道公園,但從2021年開園到現在,因為設施不足,沒什麼人去,但又卡在因為是機關用地,沒辦法開放共融式遊具等服務設施。
-
恆春槺林古道修復重開通 社區居民砍銀合歡製成文創商品
|地方恆春擁有優美天然景觀,也因地處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生態受到保護。距離恆春鎮約3公里的德和社區,近來重新開通社區內的槺林古道,也把危害山林生態的外來種銀合歡加工成為維護山林以及創生的選材。
-
高山大雪事故頻傳 南投境內單日尋獲4遺體
|社會3月高山大雪,山難事故頻傳,上週五有2人攀登玉山不慎墜谷,搜救人員在險惡的冰雪環境搶救,昨(23)日找到時已經罹難,另外獨攀合歡西峰以及獨自攀登能高越嶺古道失聯的2位山友也都尋獲,不過都已經身亡。
-
台東浸水營古道蜂群攻擊 41歲嚮導送醫仍宣告不治
|地方台東浸水營古道昨(22)日下午傳出,一群來自屏東的學生登山團遭到蜂群攻擊,有3人遭蜂螫送醫,其中41歲嚮導被螫超過30處傷口,一度倒地不起。消防人員將他救出時,仍意識清楚,不過送抵大武衛生所,轉送馬偕醫院過程中陷入昏迷,緊急施打3支強心針後,仍不幸宣告不治。另外2人自行脫困,生命跡象穩定。
-
義大利半島古老步道 沉浸「眾神之路」魅力
|全球義大利半島西部阿瑪菲有1條古老步道,被譽為此生必遊的景點。依山傍海短短5公里,這條古道過去是牧羊人和農民的通行便道,它有個美麗的名字「眾神之路」(Sentiero degli Dei),起源自荷馬史詩《奧德賽》(The Odyssey),眾神為了拯救尤利西斯而留下的足跡。為了維護步道環境,管理單位相當嚴謹,規定遊客不能留下任何垃圾。
-
義「條條大路通羅馬」原型 有望成首條列名世界遺產古道
|全球義大利亞壁古道是俗諺「條條大路通羅馬」的原型,古道一路從義大利首都羅馬延伸到半島南部,是羅馬帝國最古老也最重要的軍事道路。現在這條古道正在申請列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一旦審查通過,將成為全球第1條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古道。
-
疥癬蟎來襲 - 台灣野山羊生病了|疫情正悄悄擴張【我們的島】
|地方漫步在山林間,悠閒地覓食,台灣特有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台灣野山羊」,從北到南約一千公尺以上的山區都有分布,但近年有人發現,牠們正面臨新的疾病危機…
-
阿塱壹古道入口上百陸蟹脫水亡 環團疑新設水泥牆擋回家路
|環境屏東縣牡丹鄉公所3月在阿塱壹古道入口及旭海觀音鼻自然保留區邊界處,整修水泥步道及擋土牆,曾被生態學者質疑將影響陸蟹生存。本(12)月8日當地導覽員指出,近期撿到上百隻陸蟹屍體,推測是因高牆阻擋,找不到回家的路而遭太陽曝曬熱死。
-
阿塱壹古道入口 台東南田推微旅遊導覽
|地方台東縣和屏東縣交界的阿塱壹古道,由屏東縣府列管,每天限額300人從旭海進入,台東縣也爭取每天80人從達仁鄉南田村進入,卻限縮了南田村的發展。現在部落要發展,利用村內僅剩不到1公里的古道,推動微古道旅遊導覽,靠自己發展部落經濟。
-
阿塱壹古道水泥化擴大? 學者指陸蟹珍貴棲地被工程破壞
|環境阿塱壹古道在3月整修鋪水泥牆,陸蟹研究學者李政璋擔憂,會影響陸蟹從內陸前往海岸繁殖。今日環團與李政璋再指出,稀有陸蟹「忍者蟹」在恆春半島唯一穩定的棲息地,也被同樣由牡丹鄉公所執行的水泥化工程夷為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