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
-
美動物園模擬雨林環境 金獅面狨與樹懶相處融洽
|全球原產於巴西的稀有靈長類「金獅面狨」,因為棲地遭到破壞,上個世紀在野外的數量一度剩下不到200隻,但是近年復育有成,目前數量已經突破5000隻。而在美國佛州一家動物園,最近讓一對金獅面狨跟樹懶當室友,雖然動作一快一慢,但是相處非常融洽。
-
希臘「變色龍海藻」漸消失 科學家推復育水下森林計畫
|全球受到氣候變遷影響,希臘重要的海洋藻類歐囊鏈藻大幅減少,嚴重威脅海洋生物多樣性。為了恢復珊瑚礁與海洋生態,科學家從2024年起推動海底「雨林計畫」,大量種植歐囊鏈藻,幫助珊瑚與動植物重新繁衍與棲息。
-
澳洲北領地蘊藏多種野生動植物 科學家深入探索新物種
|全球澳洲的生態環境除了大堡礁,範圍更廣大的北領地有許多亞熱帶和熱帶雨林,更被研究人員視為生物多樣性的寶庫,科學家進行觀察研究,希望能找出新物種。這裡有俗稱火箭蛙的兩棲類動物,還有一種「殭屍螞蟻」,對醫療製藥有相當助益。
-
全球森林快速消失 研究:去年失去面積約2個台灣
|環境全球森林正以最快速度消失,最新研究顯示,平均每分鐘就有約18座足球場遭破壞,全球共失去6萬7000平方公里的原始熱帶森林,相當於2個台灣大,主要原因來自野火,而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高溫與乾旱則助長了火勢的蔓延。
-
拜登訪亞馬遜雨林簽署保育文件 美國現任總統首例
|全球就在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發出將在氣候政策上有所轉變之際,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17日在前往里約出席20國集團G20峰會途中,先到亞馬遜雨林並簽署保育文件,成為史上首位造訪此地的美國總統。於此同時,G20將於18日在巴西里約登場,聯合國秘書長古提瑞斯(Antonio Guterres)呼籲領導人們為目前仍在進行的氣候峰會達成的協議努力。
-
巴西土地開墾後遭大量廢棄 土壤添蛋白質可延長使用時間
|全球巴西從1970年代,就鼓勵居民在亞馬遜地區開墾與耕種,也造成大量土地因為貧瘠遭到廢棄,面積甚至比葡萄牙國土還要大。現在有科學家發現,可以在土壤中添加蛋白質,就能夠延長土壤的使用時間。
-
珊瑚芯紀錄逾6百年海溫變化 證實人類活動致珊瑚白化
|全球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生態系統之一,也被稱為是「海洋雨林」。現在英、法、德、墨西哥跟澳洲的國際研究團隊,發現從珊瑚礁裡取出的「珊瑚芯」,居然記錄著600多年來,海水的溫度變化。
-
印尼將遷都「努山塔拉」 為什麼選擇在雨林中開闢首都?
|全球印尼計劃將首都從雅加達遷往距離1400公里的婆羅洲「努山塔拉」(Nusantara),力拚在國慶日8月17日前,政府部門建設全面竣工。然而,政府遷都的決定卻引發部分環保人士及當地居民不滿。為什麼要遷都?標榜「永續森林城市」的努山塔拉為何引發破壞環境爭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