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峰會
-
聯合國:2.5億人因天災流離失所 非氣候危機製造者卻受害最深
|全球聯合國最新報告指出,過去10年來,全球氣候相關災害已導致2.5億人流離失所,相當於每天約有7萬人被迫離開家園。該報告強調,這些流離失所者對氣候危機的「貢獻」微乎其微,卻是受衝擊最嚴重的群體之一,且反覆流離失所情況變得愈來愈普遍。
-
COP30氣候峰會巴西登場 美不派官方代表出席
|全球第30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10日將在巴西的貝倫召開。12日的會議預估將討論,包括積極減碳目標、補足氣候金融缺口等4大重點。而今(2025)年也是制定《巴黎氣候協定》後的第10年,如何減緩全球升溫的速度,也將成為這屆討論重點,不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因為再次退出了《巴黎氣候協定》,預計不會派任何官方代表參加。
-
全球逾百原始部落受生存威脅 傳統領域恐10年內消失
|全球巴西的亞馬遜雨林,包括這裡的原住民在內,全世界目前有大約100多個不跟外界接觸的原始部落,過著遺世獨立的生活。但是他們不打擾別人,並不能確保自己不受到打擾。各國的伐木、採礦等活動,正在侵蝕他們的傳統領域。悲觀估計,將近一半的部落可能在10年之內就會消失。
-
「全球臨界點報告」出爐 揭生態系統處崩潰邊緣
|全球最近有一份由科學家和環保人士所撰寫的「全球臨界點報告」出爐,顯示地球已經達到一個災難性臨界點,和溫室氣體排放有關,地球正瀕臨關鍵生態系統崩潰的邊緣,包括亞馬遜雨林枯萎退化,主要洋流系統的崩潰,讓海水暖化也造成了珊瑚礁正在面臨長期衰退情況。
-
巴西氣候峰會住宿危機 主辦城市旅館不足價格失控
|全球聯合國第30屆氣候峰會11月將在巴西亞馬遜門戶城市貝倫登場,但當地旅館供不應求,價格一飛衝天,目前只有三分之一的與會國確定落腳處,許多低收入國家和NGO青年代表仍面臨「沒地方住」的窘境,恐怕被迫缺席,也因此,峰會最重要的減碳政策與氣候經費等重要議題,也被分散焦點。
-
德、西等國轉向重新擁抱核能 小型反應爐SMR等新技術成關鍵
|政治2011年日本福島爆發核災後,當時許多國家的核電計畫相繼喊停或縮減,而近幾年來隨著各國對電力的需求激增、減碳壓力加上新式核能技術的發展,各國又開始重新評估核能價值。以往反核的國家包括德國、西班牙和丹麥等國紛紛轉向,31國在2024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更承諾2050年前,將全球核電容量增加到3倍。
-
全球森林快速消失 研究:去年失去面積約2個台灣
|環境全球森林正以最快速度消失,最新研究顯示,平均每分鐘就有約18座足球場遭破壞,全球共失去6萬7000平方公里的原始熱帶森林,相當於2個台灣大,主要原因來自野火,而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高溫與乾旱則助長了火勢的蔓延。
-
COP29氣候融資定案 每年3千億美元金援
|全球第29屆氣候峰會宣告落幕,決定由已開發國家到2035年前,每年提供3千億美元氣候融資,支援更多需要資金來應對暖化危機的開發中跟脆弱國家。不過包括印度、奈及利亞、古巴等國家批評金額太少。
-
氣候績效指標67國台灣排名60 環境部:評比方法有爭議
|環境德國看守協會今(2024)年再度在聯合國氣候峰會期間,公布全世界的氣候績效指標CCPI排名,今年台灣再度停留在末段班,排名第60、倒數第8,不過排名有進步1名。對此結果,環境部也隨後舉行記者會強調,此評比方法有爭議,不宜直接引用,評斷我國減碳努力。
-
COP29談判卡關、俄烏戰爭千日 G20峰會巴西里約揭幕聚焦重點一次看
|全球G20峰會將在今明(18、19)兩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此次會議正值COP29談判卡關、俄烏戰爭進入第1000天以及川普宣布重返白宮之際,外界均寄望G20領導人能在峰會上為氣候融資、國際衝突及超級富豪稅等棘手難題解套。G20是什麼?為何G20影響力這麼大?各國領導人面臨的嚴重分歧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