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峰會
-
德、西等國轉向重新擁抱核能 小型反應爐SMR等新技術成關鍵
|政治2011年日本福島爆發核災後,當時許多國家的核電計畫相繼喊停或縮減,而近幾年來隨著各國對電力的需求激增、減碳壓力加上新式核能技術的發展,各國又開始重新評估核能價值。以往反核的國家包括德國、西班牙和丹麥等國紛紛轉向,31國在2024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更承諾2050年前,將全球核電容量增加到3倍。
-
全球森林快速消失 研究:去年失去面積約2個台灣
|環境全球森林正以最快速度消失,最新研究顯示,平均每分鐘就有約18座足球場遭破壞,全球共失去6萬7000平方公里的原始熱帶森林,相當於2個台灣大,主要原因來自野火,而氣候變遷帶來的極端高溫與乾旱則助長了火勢的蔓延。
-
COP29氣候融資定案 每年3千億美元金援
|全球第29屆氣候峰會宣告落幕,決定由已開發國家到2035年前,每年提供3千億美元氣候融資,支援更多需要資金來應對暖化危機的開發中跟脆弱國家。不過包括印度、奈及利亞、古巴等國家批評金額太少。
-
氣候績效指標67國台灣排名60 環境部:評比方法有爭議
|環境德國看守協會今(2024)年再度在聯合國氣候峰會期間,公布全世界的氣候績效指標CCPI排名,今年台灣再度停留在末段班,排名第60、倒數第8,不過排名有進步1名。對此結果,環境部也隨後舉行記者會強調,此評比方法有爭議,不宜直接引用,評斷我國減碳努力。
-
COP29談判卡關、俄烏戰爭千日 G20峰會巴西里約揭幕聚焦重點一次看
|全球G20峰會將在今明(18、19)兩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此次會議正值COP29談判卡關、俄烏戰爭進入第1000天以及川普宣布重返白宮之際,外界均寄望G20領導人能在峰會上為氣候融資、國際衝突及超級富豪稅等棘手難題解套。G20是什麼?為何G20影響力這麼大?各國領導人面臨的嚴重分歧有哪些?
-
拜登訪亞馬遜雨林簽署保育文件 美國現任總統首例
|全球就在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發出將在氣候政策上有所轉變之際,現任總統拜登(Joe Biden)17日在前往里約出席20國集團G20峰會途中,先到亞馬遜雨林並簽署保育文件,成為史上首位造訪此地的美國總統。於此同時,G20將於18日在巴西里約登場,聯合國秘書長古提瑞斯(Antonio Guterres)呼籲領導人們為目前仍在進行的氣候峰會達成的協議努力。
-
一週大事/棒球12強台灣賽事開打 APEC經濟領袖會議登場(2024.11.11-11.17)
|《公視新聞網》為您精選一週國內外大事,關注焦點包括:世界棒球12強台灣賽事開打、首次11月4颱共存、國際學歷醫師在台執業爭議、依托咪酯升為二級毒品、APEC經濟領袖會議、石破茂當選日本首相、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登場、中國珠海汽車衝撞案。
-
COP29首週議程近尾聲 主辦國坦言談判進度牛步
|環境在亞塞拜然舉辦的第29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第一週議程即將接近尾聲,不過目前主辦國坦言,現在談判進度真的是過慢,呼籲各國代表更積極投入協商。而場外各國環保團體仍集結抗議,對於此次峰會能否達成任何正面結果,抱持悲觀態度。
-
亞塞拜然辦COP29迎觀光潮 世界遺產巴庫古城受歡迎
|全球高加索國家亞塞拜然是這一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的主辦國,首都巴庫也因此迎來新一波觀光潮。許多遊客會造訪當地的世界遺產「巴庫古城」,或是由大師操刀的知名現代建築。當地團體希望利用會議的機會,將亞塞拜然融合東西方的文化特色介紹給全世界。
-
氣候變遷衝擊印度陷旱澇循環 2050年恐數千萬人被迫遷居
|全球印度是受氣候變遷嚴重影響的國家之一,這幾年極端氣候導致乾旱和洪水頻傳。非政府組織估計到了2050年,印度將有高達4500萬人因為氣候問題被迫遷居,亟需投入氣候基金,提高聚落對抗氣候變遷的能力,否則將打擊國家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