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氣候協議未提淘汰化石燃料 COP30引拉美國家反彈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30於22日在巴西亞馬遜城市貝倫落幕,並達成妥協版的氣候協議,承諾提高對貧窮國家適應氣候變遷的調適融資額,但沒有直接提及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被視為是中東和俄羅斯等產油國的重大勝利。

COP30 主席柯利亞多拉哥宣布,「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公正轉型工作計畫,收錄於文件CMA/2025/L.14。」

這是一份妥協版的氣候協議,將增加對貧窮國家的資助以協助它們應對全球暖化,但卻未提及造成暖化的化石燃料。

美聯社記者沃林報導,「協議要求富裕國家2035年前,至少將適應暖化資金提高3倍,不過各國又多給自己5年才能兌現承諾,最引發爭議的是,文件依舊沒有明確表示如何逐步脫離化石燃料。」

歐盟力推的逐步脫離化石燃料路線圖最終遭刪除,讓中東等產油國獲得階段性勝利;而多個拉丁美洲國家則在場內強烈不滿程序與內容,要求將其寫入協議,引爆外交衝突。

俄羅斯代表科諾努琴科稱,「我想呼籲拉丁美洲的同僚,不要跟小孩一樣,想立刻拿走所有糖果。」

阿根廷代表塞薩克回應,「我們可不是那些想要把所有糖果都拿走的小孩。」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公正轉型工作計畫,主要為了建立一套與巴黎氣候協定一致的框架,以促進各國對公正轉型的共同理解,巴西也承諾將額外制定自身的脫離化石燃料路線圖,但不是所有國家都願意加入。

本屆氣候峰會為期兩週的過程到最後加班,趕時間協商、揶揄、嘲諷,最終混亂結束,也暴露出富裕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裂痕,部分脆弱國家對增加氣候資金感到滿意,但多國批評化石燃料措辭過於薄弱,反映全球在氣候行動上的合作依然嚴重分歧。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