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中心
-
義國多洛米堤礦坑 成歐洲首座礦井資料中心
|全球義大利北部多洛米堤山脈一座礦坑,因為地質穩定、不受地震與砲火威脅,被選為打造資料中心的新基地,當地大學跟民間企業合作,利用乾燥岩層建構了伺服器機房,不但能阻絕電磁波,也能維持12°C的恆溫,這座歐洲首座礦井資料中心預計在12月啟用。
-
擁地理與多國語言優勢 大馬吸引AI巨頭投資
|全球AI發展在東南亞如火如荼,馬來西亞憑藉相對低廉的水電、鄰近新加坡的地理優勢,以及多語言環境等因素,吸引了中美科技巨頭的目光,前來設置資料中心。包括亞馬遜、微軟、谷歌等公司已承諾,未來數年在當地投資的總額高達470億美元,這會不會撼動新加坡在東南亞地區AI樞紐的領先地位,請看公視國際記者來自現場的採訪報導。
-
-
美財長再點名台積電 稱先進晶片99%台製成安全風險
|全球美國晶片龍頭輝達Nvidia美東時間收盤過後,公布了最新的財報與財測,結果雙雙優於市場預期。同一天稍早,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接受《福斯新聞》專訪時表示,入股輝達並不在政府的考慮範圍內,原因是輝達不需要財政支持。貝森特也再次提及台積電,他表示,台灣與台積電在全球高階晶片的領導地位已經形成一種「安全風險」。
-
德、西等國轉向重新擁抱核能 小型反應爐SMR等新技術成關鍵
|政治2011年日本福島爆發核災後,當時許多國家的核電計畫相繼喊停或縮減,而近幾年來隨著各國對電力的需求激增、減碳壓力加上新式核能技術的發展,各國又開始重新評估核能價值。以往反核的國家包括德國、西班牙和丹麥等國紛紛轉向,31國在2024年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更承諾2050年前,將全球核電容量增加到3倍。
-
川普稱再生能源「世紀騙局」 不再批准風電、農地光電計畫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20日在社群媒體發文,批評風電和太陽能是「世紀騙局」,並稱依賴這些再生能源的州,都出現破紀錄的電價上漲,自己未來不會再批准風電或農地光電計畫。但外媒指出,電價上漲主因是資料中心等產業用電需求大,且燃煤電廠陸續退役導致供不應求所致。
-
鴻海與東元以增資換股結盟 攜手布局全球AI資料中心
|產經東元電機與鴻海集團今(30)日宣布,將透過增資換股成為策略聯盟夥伴,有別於市場預期的電動車合作,雙方宣布將攜手布局全球AI人工智慧資料中心,為全球客戶提供完整的資料中心模組化產品及機電工程服務,並強化一站式解決方案能力,由於交易案還須向主管機關送件申請核准,順利的話今(2025)年第4季完成。
-
耗時11年、集結10萬人資料 英國生物資料庫完成建檔
|全球英國號稱全球最大的人體生物資料庫 UK Biobank 花了11年幫10萬名志願者做影像醫學建檔,加上原本有50萬人的血液樣本,希望能透過這些資料來分析基因和生活習慣,找出罹患常見疾病的風險,讓未來可以更早發現、早點治療。
-
美頒布「AI行動計畫」 川普稱曾考慮想分拆輝達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23日在「贏得AI競賽」高峰會中表示,曾考慮分拆輝達以提高AI晶片市場的競爭,結果發現這產業「不容易」,演說過程中,在台下的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還比出「讚」的手勢。白宮當天頒布美國AI行動計畫,以落實川普1月簽署關於「消除美國在AI領導地位的障礙」行政命令。
-
美國三哩島核電廠提前重啟 微軟簽20年合約購電
|全球AI時代來臨,雲端運算與資料中心的用電需求也隨之飆升。ChatGPT母公司Open AI的最大股東微軟,去(2024)年在賓州政府支持下,與三哩島核電廠營運商「星座能源」, 簽下了為期20年合約,承諾買下這座電廠重啟後產出的全部電力。三哩島核電廠在1979年發生爐心熔毀事故,2019年全線機組隨之停擺。原本預計它要在2028年重啟,但現在傳出進度提前,有望在2027年重新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