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歐洲商會發布2026建議書 呼籲台灣提升社會及能源韌性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歐洲商會今(20)日發布「2026年建議書」,呼籲台灣政府強化社會、能源和通訊基礎設施韌性,對於少子化引發的人才短缺也要尋求長期解方。國發會回應,歐洲是台灣第三大貿易夥伴,政府會積極提升AI實力。

歐洲商會將「2026年建議書」遞交給國發會副主委詹方冠,建議書共彙整25個產業和委員會的建議,共提出192項議題。其中,全球討論度最高的AI議題,也成為這次的關注焦點。

歐洲商會理事長張瀚書表示,「當然人工智慧領域還存在其他問題,例如勞動方面的問題,例如如何避免人工智慧單方面做出決定,以及如何透過修改人工智慧、版權法等方式來保護人工智慧領域的創意作品。」

根據歐洲商會的2026年建議書內容,除了希望台灣政府能設立能源部、吸引留用外國人才,還有台歐之間的AI合作,也希望台灣在電機設備、車輛、零售等領域,都能和國際標準同步。

另外,針對先前美國調查巨大涉嫌強迫勞動後,歐洲商會也針對勞權議題,提出建言。

歐洲商會人力資源委員會主席許修豪指出,「這些外籍勞工,他來台灣工作,是不應該要有聘僱費或仲介費的,那這個部分呢,如同我們之前講的,本來是個很難的議題,但是一直都存在,那最近巨大機械的事情如果沒有解決的話,以後整個製造業都會有遇到類似的情況,所以我們也希望政府能夠採取一些作為。」

針對歐洲商會的建議書,國發會表示,歐洲是台灣第三大貿易夥伴,去(2024)年貿易總額超過800億美元,台歐間的經貿關係相當緊密。

未來政府將透過掌握AI相關核心技術、能源安全與韌性,以及人才和產業需要人力等面向,提升台灣AI實力。

國發會副主委詹方冠表示,「AI的資料中心,包含這個AI的法治、包含AI的人才跟投資在AI的資金,我想這是另外第二個部分,是我們在AI的基礎建設是我們需要強化的。」

對於攬才,國發會表示,除了放寬外國學生來台的自由工作範圍,外籍白領的父母也能來台灣長住,期望透過這些利多,吸引國際人才來台。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