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大學
-
台籍教授領導團隊訓練AI 盼將腦波轉譯成文字助治療
|全球澳洲雪梨科技大學由台灣籍教授領導的團隊,正嘗試透過人工智慧的機器學習方式,希望能把人的腦波翻譯成為完整的句子。如果研發成功,對於中風癱瘓或是自閉症患者的復健與治療,將有不小的幫助。
-
台籍教授領導團隊訓練AI 盼將腦波轉譯成文字助治療
|全球澳洲雪梨科技大學由台灣籍教授領導的團隊,正嘗試透過人工智慧的機器學習方式,希望能把人的腦波翻譯成為完整的句子。如果研發成功,對於中風癱瘓或是自閉症患者的復健與治療,將有不小的幫助。
-
陽交大在美註冊商標遭提異議 紐約大學稱NYCU、NYU恐混淆
|文教科技國立交通大學和陽明大學2021年合併,同步在美國以縮寫「NYCU」註冊商標,商標登記公開展示期間,縮寫為「NYU」的紐約大學,卻向陽明交大提出異議,認為兩者縮寫名稱太像,可能造成混淆。對此,陽明交大表示,已經提交答覆給美國專利商標局,靜待裁定。
-
政院證實史哲接任高鐵董座 鄭光遠轉掌台鐵
|政治雙鐵董座將人事異動,行政院人士證實,台鐵董事長將由現任台灣高鐵董事長鄭光遠接任,高鐵董座則由現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史哲接任。不過由於史哲無任何交通鐵道經驗,遭外界質疑是空降酬庸。交通部長陳世凱10日上午低調表示,待行政程序完成再正式對外說明。
-
攝影功能提示避開障礙物 AI眼鏡助視障者行動
|全球AI眼鏡改善人類生活,現在更可以幫助視障朋友,不靠白手杖或導盲犬就能獨立行動。中國科學家將AI眼鏡與AI軟體結合,將眼前障礙物化為聲音訊息傳導到視障者耳中,讓當事人可以及時轉彎避免碰撞,這樣的發展無疑是視障者的一大福音。
-
中國交大研發6足導盲機器人 可語音識別、辨識交通號誌
|全球導盲犬對視力不便的人士來說是很重要的助手,但導盲犬不足該怎麼辦?中國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團隊設計出導盲6足機器人;它的大小跟英國鬥牛犬差不多,能夠語音識別,還能辨識交通號誌,走路速度也能調整。未來量產,將能造福中國千萬視障朋友。
-
2024年亞洲大學排名公布 台灣7校擠進前百名、台大第26名最佳
|文教科技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Times Higher Education,THE)近日公布2024年亞洲大學排名,台灣共有7所大學擠進前百名,其中以台灣大學位居第26名最佳,名次也比前一年進步3名。前3名則與2023年相同未出現變動,分別由北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以及新加坡國立大學獲得。
-
道安基本法今三讀通過 目標2050年交通零死亡
|立法院今(1)日三讀通過《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以「2050年道路交通事故零死亡為目標」,未來由行政院統籌交通安全會報。而目前,以行人環境優化、加強執法等面向,來降低死傷。學者分析,台灣交通要轉換為人本主義,除了交通設施逐步改善,回歸教育,用路人行為改變,也是關鍵。
-
改隸陽明交大附中? 新竹女中通過啟動程序
|文教科技近年有多所高中職改隸為國立大專的附屬學校,國立陽明交通大學5月底在校務會議報告新竹女中成為附屬高中規劃,而竹女在6月底的校務會議,提案討論通過同意辦理後續改隸程序,陽明交大表示,若一切順利,最快後年2025年合併。
-
中共二十大/習近平堅持動態清零 中國多地發起「新廁所革命」
|兩岸中國官方宣布河南省鄭州封控管理,還傳出有民眾確診,原地隔離2天未收治等清零亂象;在中國多地和海外中國人社群,也陸續傳出不少人響應北京四通橋反習抗議,發起新廁所革命。儘管中國內部對相關防控措施出現反彈聲浪,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仍在中共二十大,堅持動態清零主張,學者分析,這顯示習近平的領導威望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