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術在沙烏地阿拉伯相當受歡迎,現在更誕生第一位獲得官方認證執照的視障騎師。35歲的阿爾沙瓦瑞,2年前開始接觸馬術,從此改變人生。現在他願意走出戶外與人社交,自信心跟著提升,還希望未來能參加馬術世界盃。
視障人士在生活中有很多不便,特別是行走的動線上,如果有物品擋住,就很容易受傷。澳洲有一名視障人士福姆斯頓,因此熱愛大海、喜愛衝浪,對他來說,在水中比待在陸地上還安全;還曾在葡萄牙的衝浪勝地,征服過高達12公尺的巨浪。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今(4)日舉行記者會,指控行之有年的全民台語認證測驗,主辦的成大台灣語文測驗中心竟然以該單位為自籌單位,評估人力、設備未能符合特殊需求考生的需求,拒絕一名視障會員的報名,形同公然歧視,要求成大及教育部改善。
10/15是國際盲人節,臺灣師範大學公布IN研發的一套工具、是幫助視障學生學數學的工具「A8M」。這套軟體會當配合點字,透過讀報、轉譯數學表格、符號等等,予視障者閣較好理解、數理公式的結構。
視障學生求學時只能使用點字機,尤其數學有符號和表格最難學。台師大研發一套系統,只要下載「A8M」軟體,同時使用即時報讀,配合點字顯示器並摸讀,就能快速了解數學內容或題意。
身心障礙人士的就業機會經常受限,很多人還要屈就低薪不穩定的工作條件。美國的非營利組織盲人燈塔,就致力於扭轉這種情況,它在西雅圖的製造工廠是波音與美軍等航太工程計畫的長期零件供應者,生產良率與效率俱佳,也為視障勞工找到尊嚴與價值。
政府近年在推動預防延緩失能運動方案上,花費了很多心思,希望能夠維繫民眾的生活品質,同時管控已經上看六百億的長照經費。政策必須要擴大參與人數,讓不同民眾享有資源,才能達到設計效果,同時也彰顯社會平等。以視障與全盲長者為例,要進行延緩失能的訓練,從體測到個別處方,甚至是工具的操作,都要兼顧視覺、認知、方向感以及速度的統合運用,對教練和推廣者是挑戰。
台中市去年引進斑馬線上的導盲行穿線,以較為凸起的線條引導視障朋友過馬路,但卻主要集中設置在西屯與南屯,許多行政區並未設置。加上宣導不力,許多視障朋友並不知道這項設施,引發批評。
現在確診者大多改採線上問診,不過,對於聽障者聽不到醫師講話內容該如何處理。其實,各縣市都有提供線上看診的翻譯以及聽打服務,在視障者部分則因為無法判別篩檢結果,或是操作介面不友善出現許多障礙,部分縣市則提供關懷中心等給予協助,也有少數縣市設立到宅照護隊來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