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法
-
《青年基本法》名稱初審通過 年齡定義朝野未達共識
|政治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今(14)日逐條審查《青年基本法》草案,教育部長鄭英耀會前被問及內閣改組遭點名,表示若政策推動在團隊或專業沒辦法呼應社會的期待跟需求,政務官就是知所進退,重申進退雍容要優雅。
-
教育部版青基法草案送政院 青年團體籲納18歲公民權
|政治教育部版本的《青年基本法》草案預告期滿已送行政院,將再送立法院審查。多個青年團體與立委舉行記者會指出,這是讓18歲公民權再次法治化的時機,訴求將18歲公民權納入政院版本,並完善目前青年參與機制設計不足的地方。
-
《AI基本法》草案公聽會 盼促產業發展、接軌國際
|文教科技因應人工智慧迅速發展,對社會帶來深遠的影響,立法院今(16)日舉行首場的《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公聽會,邀請專家學者探討AI法制發展方向,希望在風險管理外也能促進產業發展,接軌國際。
-
大學生發文代收罷免連署書 政治進入校園引兩派看法
|文教科技目前在社群上有不少大學生以個人名義發起「收罷免連署書」,也有學生自發在校內或學校附近設攤進行罷免行動,引起正反面交鋒,有人認為罷免連署是政治活動,政治不得入校園;也有人反駁,大學生已有投票權也有罷免權利,不涉毀謗就是言論自由的表現。
-
香港《基本法》23條將屆週年 在台港人聲援政治犯
|社福人權香港《基本法》23條實施將滿一週年,香港邊城青年會同多個團體上午召開記者會,除了聲援香港政治犯,也分享港人遭受跨境鎮壓的案例,嚴重影響境外港人安全。香港邊城青年也透露,接下來會有包括街頭藝術展示、肥皂箱宣講等,持續為香港發聲。
-
立院排審《青年基本法》草案 年齡、基金設置意見不一
|政治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今(13)日排審《青年基本法》草案,朝野立委對透過法律明定保障青年權益有高度共識,但青年年齡是18歲到35歲還是15歲到45歲,是否設置青年發展基金等各有版本。教育部表示,行政院版本將在立院本會期提出。
-
立院排審《青年基本法》草案 藍綠提案版本訴求分別為何?
|政治為保障青年族群權益,立院研擬修訂《青年基本法》,並由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於今(13)日排審。目前藍綠立委所提草案共有18個版本,其中包含核心理念、青年年齡定義等皆不盡相同。《青年基本法》主要保障青年什麼權益?藍綠立委訴求分別為何?
-
香港前區議員赴英改賣奶茶 盼改用家鄉飲食傳遞理念價值
|全球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後,將近20萬港人移居英國,他們在安頓生活的同時,也努力地對內團結、對外積極融入英國社會。公視國際記者帶您認識前香港政治人物,在英國如何透過1杯奶茶和1個市集,持續推動香港文化、傳頌香港故事。
-
國科會推《AI基本法》草案 明訂7基本原則與4推動重點
|政治國科會15日提出《人工智慧基本法》草案,參考美國與歐盟,明定7項基本原則與4項推動重點,希望做為引導機關發展與促進人工智慧應用的指引,草案預計將公告至9月13日。
-
立法保障移民移工權益反遭質疑 《新住民基本法》草案爭議一次看
|社福人權台灣新住民加上新二代人數已突破百萬,行政院會6月21日通過政院版《新住民權益保障法》草案,在野也提出《新住民基本法》版本送進立法院,最終以《新住民基本法》為名三讀通過。但關注移民權益的團體批評,號稱為新住民設立的法案並未納入民間意見。這部新住民專法有哪些爭議點?為什麼保障權益反而引起其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