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
-
氣候變遷衝擊釀酒葡萄 北海道余市町農民面臨挑戰
|全球日本最北端的葡萄酒產區北海道余市町,因氣候變遷面臨新挑戰。當地以釀造黑皮諾葡萄品種聞名,因為氣溫上升曾經帶來豐收,如今卻因酷熱與豪雨,讓葡萄生長飽受威脅。從氣候恩惠到壓力,酒農正重新定義北海道的風土之味。
-
多次風災又將有颱風 台東鳳梨釋迦農套袋保果
|地方這個週末外圍環流的雨勢可能影響東部地區,但東部的農民才剛經歷接連的豪大雨和颱風,農作物還沒有完全復原,尤其是年底準備開始外銷的鳳梨釋迦,農民預估產量大約只剩往年的三分之一左右。現在又有風雨要來,農民一早趕緊到果園防颱。
-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生存、生計、生活【我們的島】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已過半個月,鏟子超人們持續到花蓮光復鄉支援,在國軍與志工協助下,淤泥漸漸清除,但是居民嚴峻的生存、生計和生活挑戰,才正要開始......
-
獼猴入侵台南果園釀農損 農業局:電圍網嚇阻最有效
|地方台南東山楠西區近日獼猴出沒頻繁,不僅啃食果實,還會破壞果園設施。有民代認為,這已經構成地方性災害,要求警方與相關單位提出具體對策。農業局呼籲,目前最有效的方式,還是電圍網防治。
-
高麗菜連4旬亮紅燈 農糧署籲農民減種分散風險
|生活近期氣候穩定,根據農糧署大宗蔬菜供苗預警系統顯示,從今(2025)年8月下旬以來,高麗菜已連續4旬亮警戒紅色燈號,種植情形集中並且數量偏高,9月下旬高麗菜出苗量比近3年同期平均增加9%。農糧署就呼籲,農民避免產期重疊,希望透過預警平台提供資訊,讓農民調整生產規劃,分批減種降低風險。
-
白河農民控政府治水失靈 批水庫排砂釀急水溪淤積
|環境台南白河的農民北上指控政府治水失靈,指出前瞻計畫白河水庫排砂工程以及多年不當清淤,導致急水溪中下游嚴重淤積。而今(2025)年豪大雨接連來襲,沿岸農地、道路發生淹水,甚至有民宅受損,錯誤的治水計畫和清淤不作為,讓當地簡直要變成馬太鞍溪第2。
-
泥水淹沒稻田 花蓮農民估損失逾400萬
|地方花蓮光復持續恢復中,不過在角落依然有居民發出求救,包含太巴塱部落、北富村的稻農,反映自家稻田幾乎被泥水淹沒全毀,沒有收成的損失可能高達400萬,等待復耕可能還要5到20年,背後的成本難以估計。另外就在中學街的末端,還有住戶苦等12天後,終於在今(5)日有重機具進駐,協助清理淤泥。
-
農田插「土地公拐」習俗式微 雲林學生手作分送農民
|地方再過幾天就是中秋節,也是土地公聖誕,早年民間習俗,農民會在農田前插上一支竹子,上面夾有3炷香和金紙,俗稱「土地公拐」,希望讓土地公來巡田可以拄著拐杖走好,保祐豐收平安。如今這項習俗已漸漸消失,今(2025)年林內九芎福德宮教導在地學童準備1200支土地公拐,要分送地方農民。
-
彰化農地施工農田遭壓毀 農民未被通知將研擬補償
|地方彰化田中三民農地重劃區,由中央與地方政府共同出資2.8億元改善當地的農路與水路,近期進場施工卻有農民反映,公告期太短來不及因應,農田遭重機具壓毀。彰化縣府表示承包商施工時疏漏未通知農民,考慮請重劃協進會研議補償。
-
葉菜類價格下跌回穩 產量過剩部分農民棄收
|生活7、8月期間因颱風、豪雨侵襲,導致蔬菜價格居高不下,近期因生長期較短葉菜類復耕上市,價格下跌,甚至有的產量過多,部分農民棄收,但瓜果類因復耕期長,價格還是維持高價,以西螺果菜市場來說,整體蔬菜交易量回升至800公噸,平均菜價從一個月前每公斤60元,下跌回穩剩每公斤35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