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馬太鞍重建條例三讀 300億元預算涵蓋哪些重建項目?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立法院今(31)日三讀通過《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特別條例》,總編列預算上限為300億元,將用於災區復原重建工作。特別條例涵蓋哪些復原重建項目?受災戶有哪些救助措施?適用期間為何?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底溢流潰壩,造成19人死亡、5人失聯、逾百人受傷。為協助下游光復鄉等災區復原與重建,行政院與在野黨立委均提出不同版本重建條例草案。立院昨(30)日透過朝野協商取得共識,並於31日三讀通過《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後重建特別條例》。

依照特別條例內文,重建預算上限訂為300億元,可視情勢變化擬訂相關計畫,分期編列特別預算。

另外,特別條例適用於因樺加沙颱風及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的受創地區,範圍由行政院公告。

條例內容涵蓋哪些復原重建項目?

本次特別條例涵蓋的重建項目,包含由行政院督導中央與花蓮縣政府執行的減災、監測、疏散及解決潰壩與修築堤防加固、加高等相關工程。

而像是農業設施、電力系統、電信系統及有線廣播電視系統、自來水及瓦斯、家園及公共設施、水利設施、道路及交通、環境衛生復原、社會復原及產業促進等項目,以及其他經各中央認定有復原重建必要者,也都在適用範圍。

其中農業設施包括農路、林道、溫室、農業機具及設備、漁港漁船等農業復原。電力系統包括變電所、配電網、路燈等系統復原。家園及公共設施重建則包涵災損住宅拆除、修繕、原地或異地重建之補助及租金補貼。

水利設施修復方面,包括河川、排水上中下游系統性治理、農田水利灌排系統、海岸防護設施、雨污水下水道及道路排水、山坡地整治及土石流防治等項目。道路及交通重建則涵蓋道路、橋梁及隧道、道路邊坡防護及護岸工程等。

特別條例適用的社會復原及產業促進項目包括:災害救助、災後振興地方產業、企業生財器具補助及低利貸款復原措施、文化觀光旅遊相關振興等項目。

受災戶的救助措施有哪些?

受災戶依條例領取到的各項津貼、補助、救助、慰助金及其他給與,均可免納所得稅。

此外,針對淹水住戶發放的救助,將以實際受災戶數為救助對象,不受到1門牌1戶限制,並排除現行水災災害救助種類及標準規範限制。

特別條例適用期間為何?

本次特別條例施行期間為自公布日起至2027年3月31日為止,但包含馬太鞍堰塞湖後續整治、農地泥沙清運復原專案、農田水利灌排系統及海岸防護設施、雨污地下水道及道路排水等項目,則可施行至2030年12月31日止。未來施行期間若屆滿,得經立法院同意延長施行。

朝野各黨如何看特別條例?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花蓮縣立委傅崐萁在特別條例三讀後表示,感謝各黨派為馬太鞍堰塞湖災後重建編列預算,希望行政院盡快完成重建工作,讓災民早日遠離痛苦。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說,特別條例匡列的300億元預算,一定要確保能花在災民身上。他強調,立法院的責任除匡列預算,也要與地方議員負起監督責任,不能讓錢進入地方政治人物口袋。

民眾黨立委張啓楷則指出,行政院原本將完成復原重建時間訂在2028年底,經討論後調整為2027年3月底,希望讓災民早日恢復正常生活。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