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代表質疑核廢料處置問題 黃國昌:燃料棒處置已有解方
核3重啟公投第4場說明會,正方代表是公投案發起人、身兼民眾黨主席的黨團總召黃國昌,反方為公民代表吳亞昕。
黃國昌批評,民進黨政府錯誤的能源政策,讓人民付出代價,承認自己2018年也曾反核,但在國際趨勢下認為要務實面對台灣需要一座核電廠。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表示,「民進黨不該繼續採取把頭埋在沙裡的鴕鳥心態,台灣有97%的能源仰賴進口,台灣的能源供給根本毫無韌性可言。」
身為首投族,今(2025)年20歲的吳亞昕則表示,體認到核能風險會深深影響下一代人生活, 向黃國昌拋出核廢料如何處理,以及核3廠位於斷層帶上如何解決的疑問。
公民代表吳亞昕指出,「你們提案要在『確認無安全疑慮的情況下重啟核3』,這裡所謂的『無安全疑慮』是什麼意思?我們又要如何做到?民眾黨在去年總統選舉時提出的能源配比中,規劃2030年核能要佔到10%,但就算今天核3重啟,最多也只能供應3至5%的電力,是打算要重啟位於新北早已除役的核1、2廠嗎?」
黃國昌引述台電說法回擊,核1、核2廠已不具延役可能性,並再批民進黨政府以「核燃料棒放誰家」恐嚇人民,但未公開說明目前已有相關科技解方,也反問執政黨為何延宕處理核廢料選址。
黃國昌說道,「我要請大家放心,用過的核燃料棒絕對不用放在你家裡。乾式貯存的存放年限至少有40年,經濟部跟台電今年6月花了納稅人的錢,跑到芬蘭、瑞士各個高階放射物處置場去參觀,也簽下了合作備忘錄來協助台灣規劃接下來的處置場址,這些只是政府刻意隱瞞,也不告知民眾的真相。」
公民代表吳亞昕提到,「台灣的能源政策不能一再地重複過去的錯誤,也不應該把責任丟給我們未來的世代去承擔。今天當黃國昌選擇站在重啟核3的那一邊,難道是因為核廢料的風險變小了?還是因為政治立場改變,風險就能夠被接受了?」
吳亞昕多次質疑黃國昌對核能立場改變,強調核電的使用關乎社會正義,呼籲民眾應謹慎思考,並在823當天出門投票、表達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