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發現新草食小恐龍物種 「謎樣奔跑者」倫敦亮相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英國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展出一個全新的小型草食恐龍物種,它生活在大約1億5000萬年前的侏儸紀晚期,牠的體型比當時主流的巨型恐龍要小很多。由於分類複雜,今(2025)年才被鑑定為全新物種,專家因此將它取名為「Enigmacursor」,意思是「謎樣的奔跑者」。

1億5000萬年前,奔跑在美國西部的小型草食恐龍「謎樣奔跑者」(Enigmacursor)在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有了永久的新家。

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家巴雷特指出,「它是一種小型食草恐龍,用後腿行走,速度應該很快。它來自美國西部的科羅拉多州,生活在大約1.5億年前。」

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家梅德門特則表示,「我們把它取名為Enigmacursor,Enigma意思是謎,指的是這類恐龍複雜的命名歷史,而cursor意思是奔跑者,指的是它非常長的後肢和巨大的腳。」

這副完整的謎樣奔跑者骨骸長約1公尺,專家推算當時尚未成年,長大後可以達到180公分長,高度約64公分。它所存在的侏儸紀晚期,恐龍已經進入大爆發的黃金時代,跟劍龍、梁龍等超大型恐龍一起生活,嬌小身軀靈活奔馳,以躲避異特龍等大型掠食者的獵捕。

這個時代的考古對小型草食恐龍研究比較不足,謎樣奔跑者一度被認為是1970年代發現的侏儒龍,但更進一步的研究發現是全新物種,也填補了演化史的部分空白。

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家巴雷特表示,「它也展示了侏羅紀晚期的生態系樣貌,當時的生態不只是由大型的長頸恐龍或巨型掠食者主宰,還有一群以不同方式謀生的小型恐龍。」

研究人員在調查美國化石寶庫庫莫里森地層的館藏時,發現大量跟謎樣奔跑者不同,但同一類型的小型恐龍骨骼碎片,認為小型恐龍的多樣性可能遠比過去理解多。

現在全球幾乎每個星期都命名一個新的恐龍物種,1年上看5、60種,雖然不算罕見,但每一次的命名都能讓科學家興奮不已。謎樣奔跑者的相關研究,已經刊登在最新一期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期刊。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