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烏克蘭東部城市受戰火摧殘 僅剩高齡長者、軍人留守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烏克蘭和俄羅斯的戰爭在美國的介入調停下似乎出現轉機,不過身處烏東前線戰區的居民並不看好。接近前線的北方城市比利茨克,青壯年幾乎都已經離鄉避戰,剩下的是軍人和高齡人士,還有從戰火中逃生的浪狗浪貓。一名65歲的婦人每天餵食這些犬貓,而當地教堂即便破損不堪,仍定期舉行活動。當地民眾說,無論戰事如何發展,他們都捨不得離開,這住了一輩子的家鄉。
烏克蘭東部城市比利茨克街上幾乎杳無人煙,走出家門的65歲居民瑞莎斯馬考斯,後頭跟著一群餓肚子的浪狗,她先灑米餵野鳥,接著輪到這群浪犬,餵飽這群毛孩,瑞莎就準備到公務機關上班,下班後再餵食一次。這已經成為住在俄烏戰最前線地區之一的瑞莎每天生活的日常。
居民斯馬考斯表示,「我無法離開,因為牠們。我不能離開,因為這些動物。想像散居這裡的20隻狗和50隻貓,我怎能離開?沒有收容所會照顧牠們,我也無法帶牠們逃難。」

比利茨克南區不定時會出現俄軍的無人機,轟炸隨時都可能發生。瑞莎的兒子原本想帶她搬家,但瑞莎為了照顧這些軍人在戰區援救的貓狗,硬是留了下來。
看著破損的建物和汽車,瑞莎說完全不敢期待停火這樣的好事會發生,現在俄軍即使沒空襲,她入夜也很難安心睡覺。
居民斯馬考斯說,「不,我不相信停火。我不相信好事會發生。感覺轟炸無止無盡。晚上無法睡,你還得工作,很怕發生在晚上。」

俄烏戰爭前,比利茨克的人口有8千人,現在幾乎人去樓空,留下的除了殘破的建築,還有士兵和拒絕離開的高齡長者。
儘管居民少之又少,鎮上唯一的神職人員伊凡神父仍固定主持禮拜,他把自己的教堂稱諾亞方舟,是僅存居民最後的安心去處。
神職人員伊凡神父指出,「我們都知道教堂作為我們的聖殿,本質上是一艘拯救靈魂的方舟、諾亞方舟。每個人都努力來到這裡,所有知道這裡是方舟的人。」

美俄元首19日舉行電話熱線,是否意味著俄烏戰爭即將邁向終結的方向,目前不得而知。能確定的是,固守在烏克蘭的前線戰區民眾,仍時時刻刻戰戰兢兢地努力求生。
楊宜珊/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