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專家搶救珊瑚 蒐集珊瑚卵人工培育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泰國海域的珊瑚跟台灣一樣都面臨白化危機,當地的保育專家自2016年便開始進行搶救計畫,利用人工促成珊瑚卵受精並在實驗室培育,最後將幼苗放回海中生長,目前這項工程雖然小有成果,但仍無法彌補暖化造成的衝擊。
一年一度的珊瑚產卵最近在泰國南部海域登場,一顆顆在水中漂移的粉紅色的珊瑚卵,有如在星夜中閃亮的星星,美麗又療癒的畫面令人屏息。
不過在欣賞之餘,保育專家還有更重要的任務,那就是蒐集珊瑚卵裝入塑膠袋內,迅速送到地面的實驗室。
在以紅光模擬月光照映的實驗室中,研究人員要扮演紅娘,趕緊促成珊瑚卵受精,以免產生近親繁殖的情形。
海洋生物學家吉特桑表示,「這裡我們正在對珊瑚卵進行分類、同時換水,我們將繼續這樣做,直到珊瑚卵和精子發育成幼蟲,這總共需要72小時。」
接著珊瑚幼蟲會被轉移到陶質磚塊上,在培養桶中養殖3到5年,等到它們進入成熟階段再放回海洋中,修補已經受損的珊瑚礁群。根據泰國官方的估計,當地約有9成珊瑚自2010年起便出現白化現象,
吉特桑指出,「淺水區的珊瑚受到的影響最大,因為那裡潮水退去後,珊瑚會露出水面,然後受到陽光直射,除了太陽之外,水溫上升,由於全球暖化和沈積物的堆積,也成為這個特定地區破壞珊瑚的因素。」
大規模的白化危機讓泰國保育人員為之震驚,他們參考國外經驗,從2016年起便展開這項珊瑚保育工程,如今珊瑚修復面積已達7.2公頃,不過比起遭破壞的16.64公頃,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
在此同時科學家也警告,必須從源頭控制暖化導致海水升溫破壞珊瑚的速度,否則再多的努力只會事倍功半。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