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重大災難緊急通訊需求 唐鳳上任將推非同步衛星
陳佳鑫 謝政霖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烏俄戰爭突顯非同步衛星通訊的重要性,數位部長唐鳳今天表示,上任後將積極推動非同步衛星,也就是低軌通訊衛星,以因應國人面對重大災難時緊急通訊需求,預計在國內設700個點、國外3個,最快11月會接受商用申請。
烏俄戰爭中,烏國遭到俄軍猛烈攻擊,境內網路中斷,還好美國商業大亨太空探索科技公司執行長馬斯克提供Starlink的非同步衛星通訊設備,讓烏國得以保持軍事通訊及防禦,這個事情給了剛上任的數位發展部長唐鳳不少啟發。他今(12)日接受媒體專訪表示,上任後目標就是全民數位韌性,將積極推動非同步衛星,以因應國人面對重大災難時緊急通訊需求。
唐鳳表示,「商用的申請,我們11月會開始接受這個申請,而商用還沒有普及,我們也要搶先的在國內700個點、國外3個點先來測試,如果是有重大災難發生的時候,我們不需要再去設定我們可以立刻就切換到。」
唐鳳強調,透過社會、產業以及突發應變的發展,確保國人可以運用這些數位工具,過得更好。
學者分析,非同步衛星這類低軌衛星是目前6G發展上討論到的部分,因為移動性強且靈活,像是遇到山難求救或是遇到重大災難甚至戰爭,阻斷手機通訊,就可以透過這種垂直上行的傳輸,維持資訊暢通。
台科大資管系主任查士朝表示,「雷達一掃他就會知道說,那個地方有人在用那個通訊,那也有可能就是,就知道哪個地方有人之後就可能會被轟炸,如果說我們自己要去負責做這樣子一個通訊的網路,其實相對來講成本就會比較高,因為你要去打那麼多衛星上去的時候,那就會貴。」
學者表示,目前非同步衛星發展比較有規模的,除了馬斯克的Starlink外,還有歐洲的OneWeb,而台灣業界較有商業接觸的主要是OneWeb。學者強調,如果要借助他國的衛星傳遞國家重要情報,多少還是有資安及國安的風險,可是要讓非同步衛星的通訊保持清楚且快速,前提就是數量要夠多,發展成本自然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