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曆7/1虎門開 基隆老大公廟開龕門迎好兄弟

7/29是農曆7/1,民間的慈悲月、孝親月。基隆老大公廟準時佇下晡兩點開龕門,迎接老大公、好兄弟來到陽間,接受逐家的供養。另外雲林虎尾也佇疫情穩定了後,欲閣舉行中元普渡,而且有分做7大區,招民眾來了解當地的普渡文化

輪值主普的黃氏宗親會爐主,打開錦盒,接著取出記錄簿,寫下姓名跟時辰,再取出鑰匙,準備打開上鎖的龕門。爐主在基隆市長林右昌陪同下,準時在下午兩點,打開龕門,象徵普渡月開始,迎接好兄弟來到陽間。

基隆老大公廟秘書 許國春表示,「昨晚老大公廟有舉行一個開燈夜的儀式,就是要迎接老大公來到這個人間,受陽人的供養布施。農曆七月一號一定要請祂們出來遊戲人間一個月。」


儀式完成之後,不少民眾也帶著供品前來,祈求平安順利。

基隆市民 楊女士表示,「(每年固定都會來嗎?)都有來 祂很靈驗。」

而普渡向來有「北基隆、南虎尾」,雲林虎尾大普渡,今年也盛大登場,前兩年因為疫情影響,參與的人少、供品大縮水,今年不只恢復規模,更推出不同特色的七個普渡區。

虎尾鎮鎮長 丁學忠表示,「全羊、全豬的肉山,還有冰雕、果雕、巧克力雕、蜂炮這類等等,原貌都會呈現出來。」

今年的虎尾普渡,也結合鐵橋點燈、歷史建築亮化、以及圓環燈光秀,希望吸引更多遊客。而基隆在完成開龕門儀式後,也將恢復徒步遊行,希望已傳承168年的國家無形文化資產、雞籠中元祭,重新盛大舉辦,一掃兩年多來的疫情陰霾。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