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量學校運作量能 教育部宣布調整校園停實體課規定

本土疫情持續升溫,教育部宣布調整校園停課新方案,從明天開始取消原有停課規定,明天起如果出現確診個案,將以確診個案為核心進行匡列,讓學校可以維持正常上課。

疫情嚴峻,多所學校因此影響授課,但考量學校運作量能,教育部宣布8日起取消現有「全校1/3或10班以上班級,有確診者或密切接觸者全校暫停實體課程」的規定。

教育部長潘文忠提到,「基本上是以確診個案為一個最核心的考量,包含像授課、教師排的課程等,(新制)這種情況下,還是有一個彈性的空間。」

教育部宣布,8日開始,國小及幼兒園確診個案前2日內曾到校上課,其所屬班級停課3天,並提供快篩劑,國高中方面,所屬班級座位九宮格的同學,實施3天防疫假並提供快篩,大學部分,學校可授權教師上課班級出現確診個案時,實施遠距教學至本學期末。

至於即將到來的會考,台中市府宣布國三學生16日到20日暫停實體課程。

台中市政府副發言人卓宜姿表示,「從5/16到5/20改成線上教學,國三生不用到校。」

至於各級學校的社團及活動,如果和確診個案,於確診前2日內,有摘下口罩共同活動15分鐘以上,實施3天防疫假並提供快篩。雖然新制隨即上路,還是讓第一線的教育人員很憂心。

台中市安和國中校長柯瓊華提到,「現在新的規定等於說,你要他(在校內)是確診者,他才會去匡,他(校內)九宮格的同學也不管說這個(個案)是不是他之前在其他地方、補習班啦,或是其他社團有沒有接觸相關確診者,好像(新制)比較沒有顧慮到這些。」

校方表示,改以確診個案為核心進行匡列,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減少居隔天數和人員,學校也維持正常上課,但對其他學生來說,反而可能有更大的風險和疑慮,但目前都還是會照中央規定來執行。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