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類普篩被批雙標 陳時中澄清:僅社區傳播地區試辦
基隆實施「類普篩」,有外界就質疑這和指揮官陳時中的說法不一樣,陳時中今天強調,這兩項時空完全不同, 現在僅是擇定社區傳播可能地區進行試辦,如果成功,將來區域防堵就可以沿用該模式。
基隆疫情持續延燒,小吃店相關等確診個案已經來到68案,且持續增加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將在基隆實施「類普篩」,不過外界就質疑,這方式根本就是打臉先前指揮官陳時中說的,普篩所出現的偽陽性、偽陰性的結果,是台灣難以承受的說法。
陳時中上午立法院備詢時接受聯訪回應,「唉!其實大家要看每一個時候,如果說前年你要做,你就沒有這些相關的東西,去年要做,那時候主要都是專業用的快篩,而且那時候的精確度,也相當的不足,那時候(精確度)大概只有7成,現在是有家用的快篩已經比較普及,它的準確度也到達9成以上,這兩個時空是完全不一樣的。」
陳時中表示,目前類普篩這個做法擇定有社區傳播可能的地方做試辦計畫,若成功的話,將來區域防堵就可以沿用這樣的模式。
國內專家學者則認為,現在的重點不是疫調,而是防疫,現在較為緊張的理由就是因為破口很多,導致不明傳播鏈,且Omicron的BA.2變異株症狀都是咳嗽、喉嚨痛等,建議活動力大、較可能輕症、無症狀的年輕人一定要去篩檢,以保護染疫後易重症的長者。
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表示,「Omicron的R值非常高,尤其是BA.2(變異株)它基本上所有受到感染的人,都是沒有症狀。所以它這個是我們很難去追蹤,你普篩也要普篩好幾次,才可以把所有的人都抓出來。」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李秉穎認為,「類普篩的目的是要找,盡量減少那些隱藏的、沒有被診斷出來的傳染源,但是並不是說,普篩陰性就是完全沒事。如果是有類似新冠的症狀,還是要去做核酸的檢驗。」
李秉穎表示,台灣目前的疫情還稱不上大爆發,指揮中心仍是往與病毒共存的方向前進,其實全台灣到處都有病毒,只是基隆比較嚴重而已,何時可以解封端看是否能夠確保重症醫療、醫院收治量能,且國內疫苗覆蓋率要達95%以上,才比較安全讓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