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小吃店群聚逾60人染疫 特殊營業場所疫調成挑戰

基隆小吃店群聚延燒,已經有超過60人染疫。特殊營業場所人口出入較為複雜,而且大多是近距離的接觸。為避免成為防疫破口,多個縣市近幾天都加強稽查,結果不少店家沒有落實防疫規定。有醫師提醒,由於這類營業場所涉及隱私,顧客、員工都可能隱匿,會讓疫調有一定難度,擴散風險增高。

針對基隆市上百家小吃店,當地警方展開嚴查,發現有多家業者沒有落實防疫規定。

基隆市警察局副局長林建佑說明,「針對轄內列冊224家卡拉OK、小吃店展開聯合稽查,共計查獲3間未依防疫規定開業店家,將由產發處依法移送開罰。」

大批警力臨檢,台北市萬華警分局加強轄區茶藝館等場所檢查,揪出6名消費者違反防疫政策。基隆小吃店群聚案已經衍伸超過60人確診,其他縣市的員警也大動員稽查,就怕特殊娛樂場所可能成為防疫破口。

台北市萬華區青山里里長李昭成表示,「擔心的說茶藝街區,都會有外人來這邊消費。那外人到底怎麼樣,我們都不曉得,所以我們除了一再要求業者、攤商,要去做好防疫措施。」

去年4月,萬華茶藝館爆發群聚案,一路擴大延燒,超過800人確診;同年5月,基隆小姑娘小吃店群聚,一度造成數十人染疫。如今,基隆小吃店群聚延燒,這類場所的傳播風險,不能忽視。

退休資深刑警認為,「卡拉OK也好,小吃部啊,有的店裡面,它可能就是屬於找一些女性啊、陪侍啊,人與人的接觸,或者是這一些我們近距離的接觸,這真的都不排除。」

這類場所出入人潮複雜,涉及隱私,顧客可能也不願全盤托出、有所隱匿,會讓疫調難上加難。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認為,「如果這個疫情牽涉到一些類似八大場所的地方,那這個疫調一定是會很困難的,因為大部分的人去過這個地方,並不喜歡曝光。業主本身也不願意把客人曝光,所以這個疫調的結果會不完整。」

如果疫調拼圖不完整,恐怕有潛在黑數。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在診斷、治療、疫調以及公衛,各方面都會努力做好,以防病毒持續擴散。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