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假過後,國內疫情又開始升溫,今(30)日本土新增2萬2138例,比起上星期同日增加了1倍,另外也增加了30例死亡個案,指揮官王必勝則表示,這星期是觀察期,如果不是第4波疫情,確診數應該不會持續上升。而這星期就會公布口罩第2階段鬆綁措施,不過相關細節還在討論。
目前不僅有新冠病毒、流感威脅,根據疾管署監測發現,近兩個月來,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開始升溫,尤其兒童感染案例快速增加,以台大醫院為例,兒童感染RSV病例數增加近2成,平均每天收治3到5位兒童住院,醫師警告,RSV可能會造成氣喘、呼吸窘迫,2歲以下嬰幼兒是高危險群。
台大兒童醫院心臟團隊,2015年起就引進免開刀的經心導管肺動脈瓣膜支架置換術,至今已有61名成功案例。健保署也在去年12月起,核准2款「心導管置換肺動脈瓣膜」健保給付,大幅減輕患者的負擔。台大兒童醫院院長李旺祚表示,「今天講的一個法洛氏四重症,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先天性心臟病,這些小朋友在追蹤完以後,當長大以後,他慢慢出現一些肺動脈的瓣膜逆流的問題,造成一個心臟的負擔。我們台大兒童心臟科的團隊,在20
國內染疫死亡人數不斷增加,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指出,台灣死亡數在13天內翻倍,現在位居全球第二快,應該盡速找出根本問題,也呼籲政府應公開重症及死亡個案資料,進一步分析,才能找到阻止死亡數攀升方式。不過,指揮官陳時中回應,黑數各國都有,不要將分母、分子都用黑數亂比一通,會影響民心跟疫情,都不是好事情。
國內染疫死亡人數不斷增加,台大公衛學院教授詹長權指出,台灣死亡數在13天內翻倍,現在位居全球第2快,應該盡速找出根本問題,否則死亡數會繼續翻倍。也籲政府應公開重症及死亡個案資料,近一步分析才能找到阻止死亡數攀升方式,不該再「天天報數」而不做研究,醫師則認為,死亡數快速成長原因很多,有可能是醫療資源不到位、確診後給藥速度慢或是確診者共病多。
雙北近幾天的確診人數出現緩降趨勢,中南部卻持續攀升。有醫師判斷疫情可能出現北緩南升,但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疫情還沒發展到頂端,仍在持續發展中,台灣是一日生活圈,南北染疫風險不會差太多。
近來接連發生的防疫旅館與機場工作人員確診事件,引發新一波疫情疑慮。有學者指出,第2劑疫苗接種率提升到九成,醫護、長照人員等高危險群,施打第3劑也達到九成以上,就有機會擋住這波社區感染危機。也有醫生懷疑,機場的確診案例發病日太密集,恐怕還有隱藏傳染者、還沒被發現。
中研院實驗室離職女員工曾搭過公車306、藍21路線,足跡橫跨南港、汐止,中研里里長一早就廣播,鼓勵民眾利用休假前往快篩,而在新北市汐止國泰醫院也增設時段協助採檢,而專家判斷當事人被老鼠咬到而感染的機率不大,從呼吸道染上新冠的可能性還是比較高。
A COVID-19 nasal spray vaccine is currently being developed by th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Hospital. with human testing likely to take place in 2022.Over 77 percent of people in Taiwan have been va
目前在全球上市的新冠疫苗,不但有許多副作用,也可能會出現突破性感染。台大醫院研究開發了新的鼻噴式新冠疫苗,在動物實驗階段,證實可以有效對抗Delta病毒,減少突破性感染。除此之外,也設計了競爭型套組,能快速檢測中和抗體,期待在明年上半年有機會進入到人體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