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統馬克宏視察東部工業重鎮貝爾福,同時宣布國營的法國電力公司,將在2050年底前斥資500億歐元,興建至少6座歐洲壓水反應爐,試圖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
馬克宏表示,「我們今日必須建造核電廠,因為現在是最合適的時機,這是我們國家需要的,而我們的條件也最好,法國核能復興的時代來臨。」
核能占法國電力供應7成,左右法國的經濟命脈。但日漸老舊的核電廠即將面臨淘汰,去年法國政府同意延長32座核電廠的使用年限,原訂在2030年汰除,現在還可再撐10年。
馬克宏表示,「奪回我國能源命運的控制權,意味著我們將不再仰賴化石燃料,還代表了我們在自己的土地上,能夠善用生產核能的關鍵技術。」
核能產生的碳排遠遠低於煤炭、石油和天然氣,但在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發生之後,各國對於核能的態度轉為保守,甚至宣布淘汰核電廠。但眼看著國內電價不斷飆漲,加上必須趕在2050達到淨零碳排的目標,法國最終下了賭注,甚至遊說歐盟執委會把核能列入永續能源投資項目。
歐盟金融服務事務執行委員麥金尼斯表示,「今天(2月2日)我們認定天然氣和核能,在困難的氣候中和的過渡期階段,能夠有所貢獻,我們正在制定更嚴格的規範,將它們納入分類,包括明確的限制和除役時間。」
歐盟宣布將核能與天然氣列為綠能,這將影響未來投資決策。畢竟歐盟的分類具有全球象徵意義,自然會成為他國仿效的對象。環保團體擔心,此舉會阻礙再生能源的發展,同時把核能和天然氣洗綠。
全球公民行動團體Avaaz成員雷恩說:「我們要求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和其他委員們,不要抹煞歐盟綠色新政,今天的決定將會鑄成一切,而且會有效地破壞歐洲,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的目標。」
不過歐盟委員會指出,要符合「永續性」的原則,才能獲得投資。像是新建的核反應爐,必須在2045年前獲得建造許可,還要提出安置核廢料的方案。
麥金尼斯說:「在天然氣方面,我們也會有嚴格條件,包括排放限制,工廠必須減少高碳排的技術,採用更低碳的燃料。」
以法國為首的擁核派,與芬蘭、捷克都希望將核能和天然氣列為永續投資。但逐步淘汰核電的德國,以及奧地利和盧森堡,擔心核廢料的處理,因此反對這項決議,政府甚至宣布要向歐洲法院提告,撤銷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