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俄戰爭引發歐洲的能源危機,各國政府極力尋求替代方案,就連極度不環保的燃煤發電,也成為選項之一。德國政府還因此要徹底剷平盧埃澤拉斯一座農村,來擴建煤礦廠,確保電力供應無虞,引發環保團體的激烈抗爭。
烏俄戰爭引發歐洲的能源危機,也讓許多國家的政策出現轉變。德國西部一座農村,即將成為露天礦場擴建計畫的用地,環保人士痛批政府禍留子孫,在農村外設置路障企圖阻擋拆除計畫,德國警方10日展開驅離行動。而比利時則是宣布,為確保供電穩定,國內2座核電廠將再延役10年。
儘管邁入嶄新的2023年,烏俄戰爭仍沒停火跡象。國際對俄國的制裁,俄國則把能源當成武器,造成歐洲國家能源價格飆漲,嚴重衝擊民生與經濟發展。曾高度倚賴俄國天然氣供應的德國,中小企業已將目光轉向氫氣發電。而北歐的芬蘭,切斷與俄國的能源進口關係後,也面臨電力短缺的危機。歐洲能源完全脫俄後,龐大的能源缺口,也成為超過7億人生存的難關。
跟隨烏克蘭戰爭而來的,是全球性的能源危機和通膨惡夢,原本各界期待疫情後的經濟復甦,也頓時成為泡影。俄羅斯手上掌握的石油和天然氣成為另類戰爭武器,而能源價格飆漲也使得通膨更加惡化,英國和歐元區的通膨率突破兩位數,各國央行不斷調高利率,企圖壓抑物價,美國聯準會全年7次升息,總共調高了17碼。全球股匯市也隨之動盪。
俄烏戰爭引發的高通膨與能源危機,導致歐美消費者的購買力大減。在代工大國越南投資的多家台商,相繼面臨訂單枯竭的窘境,不得不縮減工時,甚至是裁員,以度過寒冬。估計光是近4個月,受影響人數超過47萬人,並有4萬人丟了飯碗。
加勒比海國家古巴27日舉行地方選舉,但反對派卻指控政府對他們提出的候選人進行打壓,因此呼籲民眾抵制選舉。而古巴經濟危機問題嚴重,在古巴代表團27日結束訪中行程後,官方也宣布2國達成貸款跟融資相關協議。中國承諾會援助古巴1億美元,因應生活物資短缺跟能源危機惡化的問題。
2022年的APEC佇曼谷舉行,11/18開始進行兩工的經濟領袖會議,各國領袖、部長和企業界的人士,討論全球能源危機佮供應鏈斷去的議題。另外,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也佇今仔暗時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中日領導人這3年頭一改的當面會談。
亞太經合會APEC年會本週在曼谷登場,今日舉行部長級會議,台灣方面是由政務委員鄧振中與國發會主委龔明鑫出席。明天18日起一連兩天,進行經濟領袖會議,而各國領袖、部長還有企業商界人士將會討論全球能源危機,還有供應鏈中斷等議題。除此之外,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今日晚間,會和中國的國家主席習近平來進行中日領導者3年以來的首次面對面會談。
烏克蘭札波羅熱核電廠附近,在戰爭期間曾遭到攻擊,一度引發外界對核輻射外洩的擔憂。不過因為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加上因應氣候變遷的挑戰,也讓各國的核能政策出現轉彎,甚至不得不回頭使用核能。
歐洲各國陸續進入冬季供暖需求旺季,如何節能度過俄烏戰爭加劇的能源危機,成為共同挑戰。各國在歐洲政治共同體峰會上,討論設置天然氣價格上限,集體採購議價,但無法達成共識。法國當局已經把天然氣庫存填滿,並推出一系列全國節能計畫,希望省下10%電力,讓今(2022)年冬天無須面臨斷電危機,持續向低碳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