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斷歐天然氣能源短缺 德2核電廠待命至明年4月
靳元慶/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由於俄國已完全切斷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為了避免可能發生的能源短缺危機,德國5日宣布將原本預定年底除役的2座核電廠繼續待命到明年4月。而德國跟法國5日也達成共識,要在今年冬季彼此幫助,相互輸送電力跟天然氣,法國更呼籲國民要節能10%來共體時艱。
德國政府5日宣布,經過電力供應的壓力測試顯示,在極端的壓力情況下,德國南部2座即將在年底除役的核電廠,對德國跟歐洲的能源供應至關重要,因此這2座核電廠將持續待命到明年4月,期間不會再添加燃料,只為了應付緊急狀態。
德國副總理兼能源部長哈柏克表示,「針對今年冬季來說,所有核電廠的工作人員跟安全措施都將持續維持,在有必要的時候讓核電廠能夠重新啟動。」哈柏克強調,非核家園仍是德國的能源政策,北部的核電廠到年底還是會按照計畫除役。
俄國已完全切斷透過北溪1號管線向歐洲輸送天然氣,俄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5日強調,由於西方國家對俄國的制裁,導致北溪1號的渦輪機無法維修,因此停止輸送天然氣,錯不在俄國。
但回歸到歐洲目前的現實面,高漲的能源價格也帶動了物價飆升,法國主要靠核能發電,對天然氣的需求較小,德國總理蕭茲跟法國總統馬克宏5日透過熱線會議達成共識,今年冬季2國將互相幫助,法國對德國輸送天然氣,德國向法國輸送電力,共度難關。
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法國向歐洲東部輸送天然氣,我們要強化這個方式,如果今年冬天相當嚴峻,而且德國也非常需要天然氣的話,法國必須要跟德國團結在一起。」
不光輸出天然氣,馬克宏也呼籲法國民眾跟企業在接下來的幾個星期,能自動自發節省10%的能源消耗,來避免到時候可能發生限電的窘境。另一方面,面對俄國斷氣導致國際原油天然氣的交易價格飆漲,為了避免能源界爆發雷曼危機,北歐的瑞典跟芬蘭政府也宣布對國內電力公司提供總金額折合超過1兆台幣的債務擔保,協助度過財政困難。而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本週將訪問天然氣生產大國卡達,針對歐洲能源危機舉行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