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電申2023春天排福島核廢水 中、韓高度關切

日本311福島核災超過十年,東京電力公司21日向日本原子力規制委員會申請建造海底隧道,排放儲存在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廢水,目標在2023年春天開始排放,中國22日表態強烈反對。

中國22日強力反對日本繼續朝核廢水排大海的目標邁進,並表示日方不斷聲稱此舉安全,那為什麼不在境內湖泊排放或國內循環利用,除非跟相關國際機構協商,產生共識,否則日方不得啟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說,「是要讓太平洋沿岸各國,承擔核汙染水排海的風險,日方此舉極其不負責任。」

東京電力公司預計2023年4月,將福島核電廠近130萬噸核廢水,將經由一公里的海底隧道排入太平洋。儘管國際權威機構支持,但不只鄰近的中國跟韓國高度關切相關計畫進度,福島大部分居民對此也不能接受。

福島居民吉田表示,「核廢水排放到海裡成本最低,我很生氣。」福島居民佐藤則說,「會有連鎖效應,不只對人類,對動物也有影響。」

這些核廢水儲存於巨大廢水槽中,相當於500座奧運游泳標準池,每年耗資1000億日圓、相當於245億台幣,而且已經快裝滿。

東京電力公司發言人松本純一說明,「我們不會因為申請核准營運調整計畫,就不再跟當地居民溝通,如果有必要,我們還會努力修改設計或替代營運計畫。」

日本東京電力公司21日正式向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提交福島核廢水排海計劃,申請建造海底隧道以利排放。儘管放射性汙染可去除,但放射性氫同位素氚卻不行,專家表示只有在巨量的情況下才會危害到人體。

此外,根據計畫,核廢水會稀釋到世界衛生組織訂定飲用水輻射安全標準的1/7才放流。國立台灣海洋大學研究指出,福島核電廠含氚核廢水若每天連續排放,最快只需要一年半就可能向南影響到台灣外海。如果連續排放1年,核廢水能沿黑潮延伸向東影響到北太平洋中央,連續排放4年後會影響到北美洲西岸,7年後整個北太平洋都會受影響。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