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全球首創戒指形海扶刀治乳癌 縮短手術時間、降燒傷機率

國家衛生研究院近來開發出全球首創新型乳房腫瘤海扶刀系統,不僅保留海扶刀優點,更精準定位治療癌組織,降低皮膚燒傷風險,縮短手術時間,也取得專利申請。

乳癌是國內女性十大癌症排名第一位,常見治療方法為外科切除手術,近年來,「非侵入高能聚焦超音波消融術」,又稱「海扶刀」,提供無法承受麻醉開刀患者的另一種治療選擇。但即使是無刀治療也有風險,約有3到4成患者,會因為超音波熱療,造成皮膚、肌肉骨骼及臟器燒傷。

國衛院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所研究員陳景欣指出:「病人是趴著或者是躺著,那它這個碗狀的東西,就會產生一個超音波海扶刀,這海扶刀,它就會從上而下打,或從下而上打,它就很容易去燒到我們後面的胸大肌。」

為了解決乳癌治療的侷限,國衛院研究團隊開發出全球首創「戒指形高能聚焦超音波系統」,除了海扶刀原有優點,這套新系統,可藉由調整超音波射入方向及聚焦相位,減少胸部、心肺與皮膚的燒傷機率,並利用不同聚焦組合,對腫瘤進行「體」消融,有效縮短手術時間,例如5公分大小腫瘤,治療時間可減少半小時。

陳景欣表示:「環形呢,四面八方的波,從皮膚穿進去、傳遞進去,所以單位面積的能量,超音波造成的傷害就比較低,所以它的、所謂皮膚燒傷,幾乎也不會發生。」

研究團隊強調,這套新系統只適用於單顆腫瘤、沒有轉移或擴散的乳癌患者,目前正積極尋找合適的廠商、進行技術移轉,若能商品化,並經臨床試驗後,未來有機會提供乳癌患者治療的新選擇。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