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資料,台灣65歲以上高齡人口大約有360萬人,其中有28萬多人患有失智症;等於平均每12位長者,就會有1人罹病。振興醫院在2年前設立「銀光學苑」,經由專業團隊、非藥物課程,讓長輩來學習新知、活化腦力,增加彼此互動機會,讓長輩活出精彩的第二人生。 跟著職能治療師一起帶動唱,70多歲的劉奶奶笑得好開心。事實上,5年前她才經歷過父母相繼離世,加上先生罹患重病等雙重打擊,讓她產生焦慮、失眠症狀,連家門都不敢踏出去。 銀光學苑長者劉晶說:「忽然之間父母都不在了,先生又這樣子重病,所以我就發病了。」 幸好在某次門診,她接觸到振興醫院的「銀光學苑」,透過專業團隊、非藥物的治療課程。一年後,她憂鬱症的藥停了,整個人也變得開朗起來。 銀光學苑長者劉晶表示,「它也很注重健康的飲食,然後也注重運動,也注重金頭腦,讓你動腦,不要失智。在這裡一年,我覺得快樂很多。」 同樣也因為課程而改變的,還有這位70多歲的吳奶奶。多年來,她為罹患多重慢性疾病而苦,罹患憂鬱症,現在情緒穩定,藥量也減半了。 銀光學苑長者吳許玉雪說:「一天藥就要吃兩顆,很多,我就覺得有點煩。那來這裡上課,我是覺得很開朗,很開心。」 振興醫院的銀光學苑是2019年成立,由精神科醫師、職能治療師、臨床心理師及社工師等團隊,共同規劃「預防失智抗衰老」課程,幫助長者強化體能、活化腦力,減少肌肉流失,避免「肌少症」。 振興醫院職能治療師熊凡靚說明,「蹲好跟那個平衡的動作,其實也是很需要的,所以這些都是增加肌肉的質量,跟肌肉的力氣。」 有些失智長者,也許連家人都不記得,卻不會忘記家的「味道」。尤其是過年圍爐的年菜,透過下廚做拿手菜,也能幫助長者找回記憶中的家鄉味,感受團圓氣氛。 振興醫院身心科醫師袁瑋表示,「因為他參加了這個類似家一樣的團體,他在這邊得到一個歸屬感,他認同這邊,他願意參加活動的時候,他的情緒進步以外,他的認知真的是進步了。」 醫師表示,有些家庭因為擔心失智長會忘記關瓦斯,或發生割傷、燙傷等意外,禁止長者下廚;其實只要能妥善規劃烹飪活動,讓長者有參與感,平時多鼓勵長者參與家中活動,不僅有助於長者延緩失智、失能,也可讓身心腦都健康,樂活青春少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