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開放教育年會改線上 教師分享多元開放課程

全球開放教育年會首次在台灣登場,因受疫情影響,改採線上,不過今天最後一天進行實體的台灣開放教育研討,多位大學老師分享自己的開放課程。

弓弦樂器的構造、演奏撥弦樂器的技巧,修習「弓與弦的午茶時光這門課」,會有更多認識。設計課程的簡山根是小提琴家,是中原通識教育的助理教授,他把實體課程的精髓轉成24集,各15分鐘的音樂課。

中原大學助理教授簡山根指出:「不是放音樂就再見了,是要讓學生有互動,而且甚至於有臨場感。」因為本身是小提琴家,會親自示範,簡山根也以英文解講專業字詞和術語,加上拍攝場景多元,這門線上的通識課,不會令學生無聊。

以超過30年烘培功力和在高餐超過20年的教學經驗,葉連德則是和系上老師製作了七週有關各種麵包和糕點製作的教學影片,葉連德說,也是花了不少時間適應沒學生,克服面對鏡頭,所幸線上反應還不錯。

高雄餐旅大學烘焙管理系主任葉連德說:「坦白講,其實是我比較害羞之類的,然後我就是想把我的專業知識,濃縮在短期內灌輸給大家。」

台北醫學大學副資訊長萬序恬表示:「老師他的基本責任其實還是在教學跟研究,所以做這些,把這個課程完整去做呈現,它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當中,那個支援團隊是非常重要。」

台灣多所大學這幾年推動開放式課程,鼓勵「磨課師」,對老師而言,要讓開放式課程更有成效得花更多心思,而且有的課很複雜,若沒有團隊合作,專業分工,一個人也做不來。

 

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