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BOT引進台灣 水土不服爭議多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其實、重大建設採用BOT模式、不但可以引進民間資金、減少政府的負擔、理論上、經營效益也可以獲得提升,但是、這一套用意良好的方案、到了台灣卻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到底什麼原因?有學者認為、問題出在國內的BOT經驗不足、從合約簽訂到執行過程、都不斷出現漏洞。如果能夠先從規模比較小的工程開始、可能就不會發生那麼多問題。 採用BOT模式興建的高雄捷運,目前工程進度已經超過百分之七十,小港站到三多商圈站在明年十月就可以通車。相較於台北捷運花了十三年完工,高雄市民五年,就可享受捷運的便利。難得的是,高雄捷運的建設經費也比較低。CGIN行政院原先核定的總建設經費是1952億元,因為採行BOT政策,節省了443.11億元,政府最後只花了1508.89億元。 CGOUT雖然市府對高捷工程很滿意,但過程中卻還是有不少爭議,政府出資比例超過八成,被質疑違背BOT、鼓勵民間出資的精神,事後又鬧出泰勞管理等監督不週弊端,學者認為,政府出資比較的確偏高,但不應該輕言凍結BOT政策。 學者認為,政府防弊重於興利,引進BOT正可可彌補效率不彰的問題,建議日後在制定合約更清楚規範,就可以避免監督不周的窘境。公視新聞戴上茹鄭仲宏採訪報導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