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小編陳嘉緯猝死事件,讓過勞死引發關注。根據勞保局統計,近六年來因過勞引發腦心血管疾病的行業,第一名就是支援服務業,也就是保全人員,第二名是製造業,第三名是運輸與倉儲業。至於人數方面,近十年來勞保認定過勞死的勞工,就有255人。 身穿白領襯衫的服務業維修技師阿中(化名),左腿時常發麻、疼痛。因為他在民國105年,曾經因為工作太操勞,騎車的過程右腦出血、左側肢體中風,經過層層關卡,花了一年半以上的時間,才終於被勞保局認定是過勞促發的腦心血管疾病,可以請領職業病給付。 阿中表示,「大部分腦溢血,就是你們俗稱的中風,中風以後大部分都是不可逆。(記者:變成說你後來走路的狀態大概是怎麼樣?)變成就是你們講的瘸子一樣,就是一拐一拐的,久而久之就會跟脊髓也有關係。」 阿中感慨儘管自己保住了性命,但左腳不良於行,只能轉調內勤工作。近日金山小編陳嘉緯被勞保局認定是「過勞死」,檢視近十年來的勞保職災給付認定統計,在過勞猝發腦心血管疾病方面,死亡的有255人,失能181人、傷疾286人;而近六年來,勞保局也統計出前三名請領的行業,第一名就是保全,第二名製造業,第三名是運輸與倉儲業。不過像阿中就說,要被認定是「職業病」的難度相當高,所以他時常懷疑,會不會有更多的隱藏黑數,沒被看見? 勞保局職業災害給付組專委馬襄玲表示,「勞保局在以前工時認定上面,會就他的出勤打卡紀錄來做審查。但事實上近幾年,勞保局在蒐證的時候,其實除了出勤打卡紀錄以外,我們還會就他的比如說進出卡的門禁卡、悠遊卡,我們會從他很多的通訊軟體紀錄裡面所得到的工時來作為佐證資料。」 雇主要求勞工「打假的下班卡」時有所聞,勞保局說,為了避免類似狀況,現在包含手機通訊軟體LINE、GPS或Google map定位等資料,都能視為工時紀錄。在超時工作的時數認定,也有比過去放寬。不過對勞工來說,勞保能領到多少補償?都不是最重要的,能夠正常上下班、擁有健康,才是職場的長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