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男成全球首例 康復後又染不同新冠病毒株

鄭惟仁 / 整理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8月25日香港最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以造成多次感染。香港有一名男子3月底曾經確診,這個月再度染疫。研究之後發現,兩次的病毒基因排列有多處不同,屬於重複感染,這是全球第一起。專家認為,就算有抗體,保護期可能不到半年,武漢肺炎恐怕會像感冒一樣一直存在。

香港大學教授袁國勇研究團隊,針對一名兩度染疫的男子,進行病毒樣本基因測序,發現這名男子3月底確診和這個月再度染疫,兩次的病毒株屬於不同基因分支。

研究團隊認為,這名男子4月中痊癒時,體內產生的抗體在四個半月之內就消失。在此之前,研究普遍認為染疫康復後,不會再受感染,但是這名病例證明,免疫力只會維持一段短時間,康復後仍然有可能再被感染,也是全球第一起有文獻紀錄的個案。因此武漢肺炎有可能變成「一般感冒」長期存在,就算是康復者,日後也需要接種疫苗。

至於香港預計九月展開全民免費普篩,要找出無症狀的感染者,但有人質疑為何可以排隊檢測,卻不能排隊投票,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表示,兩者之間有很多不同之處。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表示,「例如進行廣泛地篩檢不是在一天內完成,我們有兩星期的時間,所以請大家踴躍來篩檢。其次我們有網路預約系統,民眾應該不會大排長龍。」

林鄭認為這樣比較並不理性,同時還指出,香港24日公布新增9例確診,是7月中以來首次出現單日個位數確診,呼籲市民要保持耐心。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表示,「今日稍後我會公布最新一輪的社交距離措施,決定是怎麼樣。」

林鄭也強調,普篩是百分百自願性,檢測不會掛上任何條件或後果,也和放寬限聚令之間沒有關係,只是為了找出無症狀感染者,讓香港早日恢復經濟。
 
1598334382j.jpg
(圖/美聯社)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