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年底疫情尚未結束 綠光、紙風車考慮收攤

曹晏郡 邱福財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武漢肺炎疫情延燒,藝文產業也無法倖免,有不少劇團演出紛紛取消或延期,更讓表演者的收入幾乎斷炊。紙風車文教基金會表示,如果到12月底疫情還無法結束,就考慮要收掉劇團。

紙風車劇團團長任建誠表示:「現在很多在騎摩托車啊、(表演者)做外送啊,大家也在想辦法來這樣子的,面對這樣子的疫情的狀況。就是在沒有收入的狀況之下,(推出)紙風車返笑日,其實對我們來講真是一個很大的嘗試,所以它的核心價值,還是要照顧表演藝術工作者。」

紙風車劇團從2月開始取消70多場演出,票房營收損失至少4千萬,而綠光劇團的「人間條件6」,上半年18場演出全面取消,等於是大約2400萬的票房收入消失。還要加上房租、人員薪資、倉庫等固定開銷,營運狀況吃緊,如果疫情到年底還沒有好轉,只能考慮收掉綠光和紙風車劇團。

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張敏宜表示:「紙風車、綠光,一個月的管銷大概就是548萬,本來預估是說大概到6月的狀況,那如果說,其實(疫情)再下去我們其實會撐不住。應該這樣講,我們其實向來對政府的補助,我們其實都心懷感謝。但是因為整個額度來講,一次申請的頂標是250萬,那其實我1個月就是500多萬(開銷)。我覺得我們本來就不應該光靠政府,本來就應該要自己努力,那我們自己要評估說我們自己可以做到什麼程度。」

疫情衝擊藝文產業,雖然營運狀況不太好,但紙風車還是在3月推出線上劇場,並推廣「一分鐘創意影片」徵稿,只要入選就能獲得3千元,目前累計收到將近200支影片,而全台也有七個縣市投入支持,希望藝文工作者能共同度過產業寒冬。
 
而疫情不只衝擊藝文產業,因為各大活動停辦,也導致各大庇護工場的訂單銳減。不過身心障礙員工還是要每天上班,加強在職訓練。伊甸桃園庇護工場主任李惠媛表示,「(若服務中斷)擔心他這樣一個中斷,會讓他們學習的部分會有倒退的一個狀況。」
 
因為各大活動停辦,訂單銷量已經下滑,結果連母親節禮盒訂單也只有去年一成,營運大受打擊;但各庇護工場也推出外帶餐、冷凍食品,想方設法挽救生意,希望能撐過這段防疫期。
 

相關新聞